422【王霏雨】(2 / 3)

“原來還過得去,可去年婆婆病了,後來我又生了個蘇蝦仔,家裏少了個勞力,多了張吃飯的嘴。我男人為了養家,就跟著人出海跑貨,結果被làng打翻在海裏,再也沒回來……”fu人可能是難得有人可傾訴,對方又是電視台的,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將自己身上的苦水全都吐了出來。

“你家阿燦這麼小就不讀書了,以後會沒出息的。”蕭笙故意這樣說。用來引fu人的話題。

“可又有什麼辦法。我要去工廠做工,不做工就沒吃的。家裏還有得病的老人和不會說話的孩子,出了事怎麼辦?隻有讓阿燦在家裏守著。”fu人一邊說一邊掉眼淚。

趙雅芝問:“政fu不管嗎?”

“要管的,每個月可以領50塊的救濟,教會也偶爾會給家裏發東西,他們都是好人啊,隻怪我們自己沒用……”fu人嘮嘮叨叨地又說了一串政fu和教會的好。

王梓鈞撇撇嘴。每個月50塊的救濟有個屁用,這些錢拿到台灣去還差不多可以過。可香港的物價太高了。早在幾年前,英國《金融時報》的調查就顯示,香港的屋租之貴居世界首位;亞洲權威xing刊物《透視》在調查亞洲各大城市的物質及生活費用時,也指出亞洲消費最貴的城市是香港。

原本王梓鈞隻是說到木屋區拍些東西做基金會廣告的,蕭笙聽了王梓鈞的想法後。卻敏銳地捕捉到這是一個好的話題。大股災之後,無論是電影電視,隻要趨近於現實和平民化的東西,票房和收視率就會很好。

還有什麼比眼下王梓鈞他們拍的要給現實?

蕭笙提出要做一個係列紀錄片,然後在佳視開辟一檔教育紀錄片的節目,隻要宣傳得當。絕對會比以前那些僵化的教育節目收視率更高。

又問了一些瑣碎的問題,蕭笙提出要去fu人工作的工廠去看看。那fu人昨晚上夜班到今天早上八點,剛剛睡了兩個小時,眼睛裏還有血絲。

趙雅芝有些不忍。便讓她再睡一會兒,晚點等她上班的時候一起去。

眾人起身告辭,又進了幾家采訪,到中午的時候在木屋區找了好久,才終於找到一家店吃飯。

“好髒啊!”趙雅芝掏出紙巾在板凳和桌沿上擦了又擦。

王梓鈞叫了四碗雲吞麵,笑著抓起一把筷子放到店家的沸鍋裏煮。

熱騰騰的雲吞麵端上來,趙雅芝用筷子一邊攪和,一邊自言自語道:“希望不要拉肚子。”

蕭笙吃著熱乎乎的雲吞說:“等拍了工廠。可以再去那個叫阿燦的小孩子的學校去看看。可惜現在已經放假了,不然能拍的東西更多。”

“蕭先生你懂的東西可真多。連製作紀錄片都這麼在行。”王梓鈞隨口讚道。

蕭笙心頭受用,說道:“見得多而已。在電影圈子裏hun了二十多年,什麼東西都嚐試過。”

那個姓葉的年輕攝影師說:“倒是沒想到,香港居然還有這麼窮的地方。”

“你這後生,沒見過的多了,二三十年前,這種地方遍地都是。那個時候大陸逃難的人擠在一起,香港一共才一百多萬人,硬生生就變成了兩百多萬。哪有那麼多工作好找?能討到一口餿水吃就算幸運了。”蕭笙手拿著筷子對四處指指點點,“這些地方,很多老人已經拚出來搬進市區了,現在有很大一部分窮人都是這幾年從大陸和越南逃過來的,甚至還有偷渡過來的韓國人。”

王梓鈞點點頭,這些逃難的人到香港之後雖然過得很艱難,但畢竟比原來的生活要好。韓國那邊現在也窮,政治跟台灣差不多,屬於捂著鼻子哄眼睛的民主獨裁,工業也才開始起步。

不過獨裁有獨裁的好處,韓國和台灣八十年代的飛躍發展,都是七十年代的獨裁打下的基礎。比如說台灣現今正在進行的十大工業建設,屬於勒著ku腰帶,光著屁股幹起來的。這些工程拿出來討論的時候,九成的人都反對,隻有蔣經國力排眾議說:“這些事情現在不做,以後就沒有機會做了。”

事實證明,蔣經國是正確的,比如南北高速公路建設,如今那條道上連拖拉機都沒幾台,誰能想到幾年之後它會成為台灣的一條經濟命脈。如果沒有蔣經國的一言堂,而是像後世台灣議員們那樣吵來吵去,這些工程吵到下個世紀都不會上馬。

吃完午飯,又走訪了幾家,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他們居然不小心撞進了暗娼。這破地方居然還有紅燈區……真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王梓鈞還遇到個去年從深圳遊過來的大陸同胞。問起一些大陸的情況,卻是一問三不知。這年頭大陸出一趟遠mén都要公社開證明,農村人沒幾個走出去看看的。

晚上,蕭笙帶著攝影師雖那fu人去工廠拍攝,王梓鈞給了蕭笙些錢,讓他拍攝結束後轉jiāo給fu人,自己則開著車與趙雅芝一起回家。

“他們好可憐。”趙雅芝靠著王梓鈞。輕聲地說。

“可憐的人很多,現在大陸還有一幫學生在鄉下捉耗子吃呢。”王梓鈞歎氣道。

“捉耗子吃?”趙雅芝不解道。

王梓鈞說:“上山下鄉你聽說過嗎?”

“沒有。”趙雅芝搖頭。

“沒有聽過就算了。”王梓鈞懶得多講。

回到別墅過了一夜。王梓鈞一大早就起來準備去機場,出來這麼多天,得回去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