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趕戲】(1 / 2)

對於王梓鈞最後那番話,諸多中小公司的電影人嗤之以鼻,廢話,拍電影就是為了賺錢,當然是什麼火爆就拍什麼,不跟風他們就隻有喝風了。

而金馬獎評審組和一些專業電影的人卻非常讚同王梓鈞的話。

特別評審組的,其中一部分都不是搞電影的,而是文學家、書法家之類的人物。這些人給電影評分完全是從文學的角度去看,所以造成金馬獎設立後很長一段時間藝術片當道,從而影響到後來的選片傾向。

頒獎典禮結束,中視的工作人員領著大家去赴宴席。

王梓鈞一夥人再次被記者圍起來。

“王導,你連續兩個獲得最佳導演,你對明年的金馬獎有信心嗎?”

王梓鈞笑道:“我對金馬獎一直很有信心。”

“林小姐,你參與拍攝《酒幹倘賣無》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自己會憑借這部影片當上金馬影後?”

林清霞道:“沒有啊,當時隻想著把電影拍好,什麼都沒去想。”

“是對王導演沒有信心嗎?”

林清霞道:“是我對自己沒有信心,畢竟我開始拍電影到現在才兩年時間,算是個電影界新人。”

除了王梓鈞和林清霞,最風光的莫過於孫越了。許多時候,人們對影帝的關注,甚至超過了最佳導演和影後。比如現在孫越身邊包圍的記者就遠遠多餘王梓鈞和林清霞。

和記者糾纏了半天,王梓鈞終於重獲自由,卻聽一陣談笑聲傳來。

王梓鈞看過去,卻是兩個戴著眼鏡的老頭子朝他走過來。他頓時心中一喜,加快腳步迎了上去,笑道:“多謝兩位大師抬愛。”

這兩人赫然是葉公超和周書楷,都是評審組的評審。而且他們還不是普通的評審,比如去年的金馬獎就是葉公超作為的召集人。

對於周書凱王梓鈞了解不多,隻知道他曆任中國民國駐各國的大使,如今沒了官職,以著述教書打發時間。

不過葉公超可是如雷貫耳啊,新月派的驍將,他的著作王梓鈞也看過幾篇。葉公超原來做的是外交部長,後來是駐美大使,十多年前因為外蒙加入聯合國,被老蔣招回撤了職,現在正在台大教書。

周書凱道:“哪裏是抬愛,你的那部電影很好,我們這些老家夥很喜歡。”

葉公超道:“聽說你現在在台大念書?”

王梓鈞不好意思地說:“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都在瞎忙些俗事,慚愧!”

葉公超道:“少年人忙碌些是好事,就怕整日無所事事。不過讀書還是很重要的,有時間你也可以過來聽聽我的課。”

“一定一定。”王梓鈞點頭說。

周書凱拍拍王梓鈞的肩頭道:“年輕人加油,多拍些好電影出來。”

兩人是順路過來,跟王梓鈞說了幾句之後,便拍拍屁股走了。王梓鈞也沒有挽留,這些老頭平時裏養花作畫、教書立著,看起來活得滋潤,其實心裏都是一腔的抑鬱。就拿葉公超來說,年輕時何等風光,近十年卻被老蔣棄之如履,一腔政治抱負無處施展。其“喜則畫蘭,怒則畫竹”這幾年蘭花他就幾乎沒畫過,畫的全是竹子。

“梓鈞,那兩位老先生是誰啊?”林清霞走過來問。

王梓鈞說:“葉公超和周書凱。”

“哦,我記起來了,他們是金馬獎評審團的人。”林清霞恍然道。

王梓鈞道:“你不是在學書法嗎?這位葉公超老先生可是書法大家,要不要跟他學習?”

林清霞笑道:“還是算了吧,我現在就有空練練。拍戲忙起來的時候,連覺都顧不得睡,若是跟這位老先生學,次次檢查都沒長進的話,恐怕不到會氣得他老人家吹胡子。”

王梓鈞聽林清霞說得有起,忍不住就笑了起來。

《酒幹倘賣無》獲得七項金馬獎提名,五個大獎的消息,很快就成為港台報紙的頭條。

第二天多家娛樂紛紛打電話來,都是要給王梓鈞或者林清霞、孫越拍攝封麵照片的。王梓鈞這時已經帶著林清霞到了《天下無雙》劇組,哪裏有心思管他們?

倒是孫越來者不拒,連續一個星期,成為多個的封麵人物。

至於王梓鈞的封麵照片,則是《壹周刊》獨一份,早就拍好的。

《影響》作為頭號電影專業則是對王梓鈞最後的發言進行了仔細的闡述,列舉了一係列如今各公司拍電影跟風的數據,最後評述道:“好萊塢作為全世界最大電影生產基地,雖然也存在跟風的現象,但各大公司都是很有理智的。商業片和藝術片的比率,商業片中各種題材和大小投資的比率,都是依照科學數據的。影若想形成規模和體係,就必須要注意跟風的現卜……”

此時是有電影從業者協會的,可惜,這個協會最主要的功能是如何讓當局降稅和如何分配利益,長遠的打算,他們幾乎沒有考慮過。

如今王梓鈞也被強行拉進了協會之中,隻不過一次會議都沒去參加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