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不……”
加西亞還沒說完,記者又把提問對象指向了王梓鈞:“王先生,加西亞小姐表示對你有好感。剛才你們聊得很親密,正式交往多久了?是一見鍾情嗎?”
若是在港台,王梓鈞會非常討厭這樣的記者。不過在法國嘛,能有他們幫忙炒作一下,何樂而不為呢?
王梓鈞笑道:“加西亞小姐非常迷人,具有一切法國女人的優點,我很喜歡和她交談,不過我和她現在隻是普通朋友。”
“你的意思是準備追求加西亞小姐嗎?”記者追問。
王梓鈞不置可否道:“這是你說的,我可沒說。”
“哢嚓嚓……”立即又是一片閃光燈。
等兩人穿過了人群,加西亞才回過神來,笑眯眯地看著王梓鈞問:“你故意那樣回答的?”
王梓鈞聳聳肩,沒有說話,搞得加西亞不知道他是在表達無奈還是在默認。這種緋聞對兩人名氣的提升都有幫助,不過導演不是演員,名氣再大也得你拍出好影片來,否則沒人會買你的帳。
“安吉拉,幹得很棒”《itil》的主編辦公室裏,一個禿頂的法國佬看著安吉拉寫的文章,再次確認道,“真的是獨家專訪嗎?”
安吉拉點頭道:“是的,先生,其他媒體的記者雖然打聽到一些消息,不過我們的絕對是獨家專訪。你看這一張照片做封麵怎麼樣?”
安吉拉指著王梓鈞高舉獎懷的一張照片。
“很好,就用它了。”禿頂的主編把照片往桌上一扔,大呼道,“快去工作,幹掉《電影手冊》!”
《itil》雖然銷量不錯,資資格也比《電影手冊》老。可人家《電影手冊》從主編到下麵的影評人,可走出了不少牛人導演啊,甚至法國新浪潮電影裏還有一個專門的稱呼叫做“電影手冊派”這是絕大多數雜誌都無法做到的,簡直就是法國的電影聖經。
而《itil》雜誌,最多如今也隻能從銷量想些辦法,看能不能壓《電影手冊》一頭。
戛納電影節結束的第二天,法國的各大電影和娛樂雜誌紛紛報道戛納電影節閉幕的盛況,不過大都是以主競賽單元的獲獎影片為主。特別是獲得金棕櫚獎的《稻草人》,它的導演、演員成了各大雜誌的封麵。
菲利普和艾瑪這對戀人是從巴黎來的,兩人正準備買幾本電影雜誌在回程的火車上慢慢地翻看,可是這些雜誌……
“噢,見鬼,內容都是一樣的。”菲利普隨處翻了翻,都是千篇一律的報道,唯一不同地,或許就是雜誌上的影評人署名不一樣,但報道的篇幅幾本集中在《稻草人》上麵。即便不是主要報道《稻草人》,也是講的評委會大獎得主或者最佳男女演員。
但關於這些電影和明星的報道,菲利普和艾瑪早在幾天前就看膩了。
“嘿,親愛的,快過來看看這是什麼。”艾瑪拿著一本雜誌喊道。
“噢,《itil》瘋了”菲利普看清了封麵內容,“他們居然敢把影評人周大獎得主拿來做封麵,不怕賣不掉嗎?”
相比於主競賽單元的獲獎者,影評人周在其他雜誌上出現的內容也就是一筆帶過,沒多少人會去關注那些年輕導演。
“就買它吧。”菲利普說著又習慣性地買了一本《電影手冊》。
從戛納到巴黎坐火車用不了多久,也許一閉眼的功夫就到了。菲利普上了火車後,先是翻看《電影手冊》,即便內容大致雷同,但作為法國電影聖經的《電影手冊》,裏麵每篇文章的撰稿人,可都是些電影名家,寫出來的水平自然和普通雜誌不一樣。
而艾瑪呢,則不得不捧著《itil》來翻閱。
這個東方導演很迷人,艾瑪看了看封麵上王梓鈞舉著獎杯的照片,下意識就尋找著目錄去翻他的專訪。
《從街頭混混到新星導演隻蝴蝶的美麗蛻變》!
看著標題,艾瑪臉色有些古怪,《itil》雜誌裏的文章怎麼向八卦娛樂雜誌靠攏了,電影可是個嚴肅的東西。
左右無聊,艾瑪耐著性子看下去,越看越是吃驚,同時又覺得有趣。
反正采訪的時候王梓鈞和白沐陽都是添油加醋的,文章內容更是離譜。先是說了一下王梓鈞的父親在反法西斯戰場上作戰英勇,乃是《喋血孤城》最後突圍出去的一個戰士的原型,又說王梓鈞進入幫派是為了反抗高年級壞學生的敲詐勒索。一邊當混混一邊自學音樂創作和觀看電影,乃是努力學習的典型。什麼愛國遊?行中槍啊,他的電影、小說和歌曲獲得多麼大的成功之類。
而最重要的前提是,他所獲得的一切成功,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得來的。買雜誌的大多是普通人,自然而然的會把一個白手起家的成功者看成自己的同類,甚至引以為榮,稱譽為平民英雄。
看完整篇文章,艾瑪隻覺得這位華人導演身上的光環成幾何數不斷放大,閃耀得自己眼睛都睜不開。
“親愛的,我覺得你可以看看這個。”艾瑪朝菲利普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