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編寫劇本】(2 / 2)

18歲的億萬富翁,哦,不,馬上就19歲了。

“王先生裏麵請。”劉先雲的nv秘書笑臉相迎,走路的時候似有似無地和王梓鈞靠得很近,隻是王梓鈞刻意地保持距離,讓這nv秘書頗為無趣。敲響劉先雲的房mén道,“劉總,王先生到了。”

“請進!”秘書把mén打開,劉先雲已經從座位上站起來,等王梓鈞走進屋內,他笑容滿麵地拉著王梓鈞的“王先生可終於來了,稀客稀客!”

王梓鈞被劉先雲搞得滿頭霧水,不知道他為什麼這麼熱情。隻好做出笑臉道:“劉總相招,當然不能耽擱。”

nv秘書端上來茶之後,就把辦公室的mén掩上了。

王梓鈞抬眼四顧,目光落在牆麵上的一個橫幅上,欣賞了一陣,瞥了下落款,才讚道:“‘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安心,非圖後來報也’。劉總真是雅人啊,這鄭板橋的‘難得糊塗’,深得人生之jing髓。更兼書法與內容相輔相成,拙巧相應,一定是名家所作。”

“哈哈哈。”劉先雲雖然知道王梓鈞是故意拍他馬屁,但心中仍然很高興,說道,“老弟可是看走眼了,這橫幅就是我寫的。劉某身無所長,也就這手字還能拿得出手。王老弟要是喜歡,我就送你了。”

“不不,君子不奪人所好。”王梓鈞連忙擺手。

劉先雲卻當即站在板凳上,將那橫幅取下卷起來,笑道:“紅粉送佳人,寶劍贈英雄。再說,我寫的字又不是什麼貴重物品,還不如拿給喜歡人的鑒賞。”

“長者賜不敢辭,那我就收下了。”王梓鈞把橫幅順過來。

兩人客套一番,算是拉進了距離。

劉先雲說著說著,臉sè就為難起來,唉聲歎氣地說:“王老弟,這次我找你來,可是有事相求的。”

王梓鈞這才應道:“劉總有什麼事情盡管說,隻要我有能力辦到的,決不推辭。”

劉先雲問:“老弟可知道現下島內三大電視台的經營情況?”

王梓鈞自然知道是虧著的,不過表麵上卻說:“想來應該賺了不少吧。”

劉先雲擺手道:“虧著呢。蔣院長給我下了命令,今年之內,必須要實現盈利,否則我就得卷鋪蓋卷回家賣紅薯。”

“嗬嗬,沒這麼誇張吧。”王梓鈞附和道,卻暗自查腦袋裏的資料:華視在今年上半年開始,就已經開始改革,實行“廣告節目化”與“節目外包”政策,同時播出大量醫yào廣告和閩南語電視劇。到年底的時候扭虧為盈,盈餘新台幣2300餘萬元,而這一年裏,台視年度虧損餘萬元、中視該年度虧損2500餘萬元。

電視台、電台媒體發展的主流趨勢是製播分離,西方目前也還在mo索中,大陸要等到90年代才開始改革。說起來,這位劉總可算是個能人了,居然1972年就開始嚐試著實行。

劉先雲以為王梓鈞不懂媒介營銷的東西,於是就和他簡單的講解了一下,才說道:“所以說,我們想要盈利的,最終還是要靠廣告收入。而廣告收入,就要看節目的收視率。現今華視初創,綜藝節目比不上台視和中視,因此我想在連續劇上下功夫。”

王梓鈞問:“劉總的意思是,讓我拍連續劇?”

“對,一定要與眾不同,比台視和華視的連續劇jing彩,這才能吸引觀眾。”劉先雲說,“自從上次看了老弟拍的電影,我就有了這個心思。”

台灣老三台各自有其背景,台視是宋美齡搗鼓出來的,中視是蔣介石下命令辦的,而華視則是蔣經國。劉先雲找到王梓鈞,其實有一部分原因還是想討好蔣經國。

這樣說來,幫著華視拍電視劇已經算是一項政治任務了。

王梓鈞隻能點頭說:“行,我馬上下去籌劃,最多三個月就能成片。”

劉先雲喜道:“那太好了。不知道老弟準備拍什麼類型的片子?”

“劉總覺得上海灘的故事怎麼樣?會不會違禁?”王梓鈞想到周潤發和趙雅芝的《上海灘》,他其實更想拍《新白娘子傳奇》,隻是現在的特效實在太爛,真的拿不出手啊。

劉先雲道:“隻要不宣揚暴力和凶殺就沒問題。”

王梓鈞又說:“劉總,其實我覺得可以像我在電影宣傳片一樣,將廣告chā在電視劇裏。不過不要太長,不然觀眾會心煩的。這樣我們就可以把廣告分為幾個標準還收取,其中片中最貴,片前次之,最後是片尾……”

王梓鈞向劉先雲灌輸著後世深惡痛絕的電視劇chā播廣告理念,聽得劉先雲直叫好,這樣一來,廣告費又加了一筆。

b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