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夥子歡呼雀躍著衝上台去。
柳丁南是一個高中生,自小喜歡看武俠小說,自從在雜誌上看到武俠協會的征集令後,他就一直在絞盡腦汁地設計會徽,然後沒報任何希望地將自己的設計寄出去,想不到居然采納了。
會徽是草書的“武俠”二字,難能可貴的是,他居然將這兩個字模擬成兩個在比武的人,一個拖掌,一個抱拳,有那麼一絲仁的意味在裏邊。
似乎是為了平息香港作家的怨氣,這次的獎品由金庸和梁羽生來頒發,後麵其他的步驟也偏向於香港這邊。
柳丁南激動地從兩位大師手中接過獎品,下來之後,五千元現金他直接放進褲兜裏看也沒看,而是很快地拆開協會會刊《武魂》的創刊號。
“好厚啊!”這是柳丁南拿到會刊的第一反應,這本雜誌就像一本書一樣,是普通雜誌厚度的數倍。
封麵是精致銅版彩畫,是高山流水的中國水墨,隱約中,可以看到一個劍客在官道上策馬奔行。
《武魂》:創刊號·特別版。
柳丁南看著上麵幾個字臉上一笑,原來是特別版,看來隻有這一期雜誌才會這麼厚。
翻開扉頁,柳丁南看到上麵港台地區20個名家的簽名一陣激動,這世界上隻此一本啊,十年之後拿去拍賣,恐怕能換一棟房子。
……
與柳丁南一樣,此時台灣無數的武俠迷都將那超厚的《武魂》拿到手。隻不過他們手裏扉頁的簽名是印刷的,而柳丁南的卻是手寫的。
卷首是金庸的一篇文章,大致是闡述武俠的意義,跟他在會上發言的意思大同小異。接著是刊登的武俠協會成立的消息,詳細介紹了20名武俠名家的基本信息。
再翻到後麵,許多人都看出這本雜誌的與眾不同來,後麵的大部分內容居然不是小說連載,而是武俠評論、技法探討等。那些評論甚至引經據典地探討小李飛刀和楚留香誰更厲害;煞有介事分析不同小說裏女主角的美貌和智商指數。另外還有一些小品文,比如爆料某作家的窘事等等。
這些新奇的內容讓許多武俠迷大呼過癮,他們從來沒想過這種平時和朋友討論的話題,居然還可以上雜誌。當看到雜誌上的征稿啟事時,許多人都有了提筆的衝動。
咦,這是什麼?
放到後麵,卻是雜誌設置的一個欄目,叫做新人新作,旨在推廣新晉作家,能在這個版塊刊登作品的作家,其已經發表的武俠作品不得超過三部。
《搜神記》——孔宣上古神俠小說力作!
一個騎著白龍鹿,腰上懸著一把斷劍,在風中橫吹竹笛的少年,從山澗一躍而過,說不出的瀟灑。
而圖畫的旁邊居然還有人物介紹。
拓拔野:又名公孫軒轅、公孫青陽、縛天賜……
——————
用了四年多的電腦在上個月燒壞電源後,顯示器再次調皮,先傳這些,維修人員馬上上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