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也端視著王梓鈞,看他能說出怎樣驚人的觀點。
王梓鈞整理了一下思路道:“社會是發展的,不同時代的大眾擁有不同的欣賞趨向。我敢問,諸葛先生的《一劍光寒十四州》和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相比,孰優孰劣?”
諸葛青雲是還珠樓主的私塾弟子,他的小說裏到處是還珠樓主的影子,一聽王梓鈞發問,立即答道:“自然是《蜀山劍俠傳》為佳作。”
“那若是將《蜀山劍俠傳》與《一劍光寒十四州》同時擺在租書店裏,是租哪一本的多呢?”王梓鈞又問道。
古龍笑道:“當然是《一劍光寒十四州》。《蜀山劍俠傳》雖然神妙,可是普通讀者有幾個會有耐心去看?”
“這就對了。”王梓鈞拍手道,“時代在進步,閱讀習慣也在轉變。如果各位現在還以平江不肖生和還珠樓主的寫法去創作,讀者肯定不會買賬,這就是現在的武俠之於民初武俠在寫法上的轉變。”
“你是說武俠小說該創新轉變了?”古龍首先理解了王梓鈞的意思,同時他也是身體力行者。不過他創新的出發點不是意識到武俠的危機,而是為了擺脫臥龍生、諸葛青雲和司馬翎三劍客的影響。
“不錯。台灣的武俠小說發展到現在已經20多年了,但內容、行文卻漸漸進入模式化,對讀者的吸引力也是越來越小。前些年,那些無聊的政客對武俠小說製訂條條框框,什麼不能罵“老不死”、不能談“貪官汙吏”、不能提“朝代興亡”、不能“引起思家、思鄉”……俠客們無貪官可除,不能“替天行道”,隻好一個個去找“秘笈”、挖“寶藏”,台灣武俠也被人嘲笑為“武而不俠”。可是近幾年條件已經放寬,但大家心中的尺度卻還在,創作依然是老樣子。就算沒有日本漫畫和香港電視劇進來,我看眼下的局麵也維持不了多久……”王梓鈞越說越激烈,引得在場的大師們一陣沉思,隻有古龍一陣欣喜,他發現自己終於有了同道中人。
王梓鈞伸出指頭,以不容置疑的語氣道:“武俠小說想要繼續,隻有兩個字——創新!”
“創新不僅是內容形式上的創新,還有生存模式的創新。”王梓鈞說著說著就站了起來,“以前民眾的娛樂消費單一,隻能選擇看戲、看小說。可是日本動漫和香港武打片的進入,給我們澆了一頭冷水。但不要忘記,小說和動漫、電視劇不是割裂的,武俠小說一樣的可以改編為漫畫、動畫和電視劇,甚至是電影!所以我說,這不僅僅是衝擊,還是一個機會,讓大家的收入大大增加的機會!”
劉兆玄眼睛一亮,放下手中的酒杯,吐口氣道:“做產業鏈!”
“對!”王梓鈞笑道,“還有,一個行業要想持續發展,一是要有凝聚力,二是要有新鮮血液。我們可以成立一個武俠協會,像金馬獎那樣,設一個武俠小說的獎項,什麼最佳武打場麵獎、最佳情節設定獎、最佳長篇獎、最佳短片獎、最佳新人獎,這樣既增強了行業凝聚力,又給新人提供更多的機會,保持武俠小說的長期健康發展!”
“好!”牛哥忍不住拍起手掌,笑道,“聽小王這麼一說,連我都想寫小說了。”
其實王梓鈞來之前隻是想和這些大師們合作辦一個雜誌,賺點小錢而已,直到聽了牛哥的分析,才突來靈感有了剛才的想法。
在座的都是有識之士,自然聽出這個方法對於武俠小說的好處,臥龍生當即點頭道:“計劃要一步一步的來,現在最重要的是把武俠協會成立起來。”
王梓鈞補充道:“還要辦一本專業雜誌作為平台,免得武俠協會成為無根之萍。這本雜誌不會全部刊載小說,一切關於武俠的詩歌、雜文、論文、書評都可以刊登,包括介紹著名小說家和新晉小說家,旨在傳播武俠文化、探討武俠小說的寫作技巧、分析武俠小說的發展方向!”
王梓鈞侃侃而談,接著又說起了協會構架、獎項設置、雜誌刊辦等問題,讓所有人都忘記了他還僅是一個十八歲的青年。
“好,這個協會我加入!”諸葛青雲等人一把年紀了,亦被王梓鈞說得熱血沸騰,紛紛響應。
————
嗬嗬,本想過了12點再發騙點擊的。大家記得過了12點幫忙推薦和點擊啊,現在拍在新書榜34位,爭取衝入前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