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晶也煞有其事的品評了一番。
她大學同寢同學就有個山東的,每次放假回來都帶些家鄉的煎餅給大家吃。
這也是她們寢約定俗成的規矩。所有人都要帶些家鄉的特有吃食回來分享。其中有個錦州溝幫子的同學,每次都要帶回隻燒雞,結果拿回來當天就剩骨頭了——全寢都是肉食動物。
第一次吃到久仰大名的煎餅之後,晶晶覺得沒想象中那麼好吃,但一個寢室住著,那同學自己又那麼愛吃,她當然不會說出來給人添堵,隻不過私底下對這東西印象打了折扣。
她卻沒想到,今天吃到的感覺卻一下子顛覆過來,真是……沒法說。
飯後,兩口子就拿著蜂蛹給王老漢送去。
進門看到王老漢坐在房門口的小凳上,抽著旱煙袋,正瞅著豬圈發呆。
直到衛遠兩人招呼他,這才算反應過來。
得,進屋一聊才知道,原來王老漢也琢磨要養豬啦。
“我看這豬啊,長得真是快!那肥膘上的,現在估計二百斤擋不住了。這也幾個月,拿回來時才那麼點,滿打滿算五個多月!雖然沒有喂飼料快,可飼料得多錢啊?一口豬至少五、六百。咱就是喂些苞米青草的,我看就挺好。以前豬吃的還不如這個,照樣上膘。”老人磕磕煙袋。繼續說。
“咱家這圈本來占的地方就大,趕上別人家一個半呐,再加上……”
說到這,他有點不好意思的看向衛遠。
“今年小遠你把圈,裏外裏的收拾了一通,還抹了水泥,整得賊敞亮。這大圈裏就一頭豬來回跑,看著空得慌。現在也不像從前那會兒,我身子骨又結實了,身上的勁兒使不完似的,所以我就尋思著,明年,咱爺們一人養一頭豬……你看行不?”
到最後,他老看了看衛遠,希望可以得到支持。
之前因為身體不行,他放著那豬圈徹底殘破了。要是沒有衛遠出錢出力,重建似的改造,這圈非但改不了這麼好,甚至都未必能再用了。所以這事是他沾小遠的光…………
養豬?
這有什麼不行的?
養一個是養,兩個也是放,衛遠覺得這壓根沒啥。再說,這裏到底也是人家的地盤,多放頭豬能咋的。
衛遠的慨然應允很讓王老漢興奮一把。他都看好了,等村東的孫柱子他家的老母豬一下崽,就去抓一隻回來。養到明年這時候,至少二百多斤,那會販子過來,給的毛收價就是五塊一斤,這就又是一大筆進賬。
這邊王老漢喜笑顏開的算賬,衛遠被他這一說起,也想起來自家的大肥豬。貌似……真是到時候該下手宰殺了。
近來由於天特別冷,啥東西放外麵都上凍,加上馬上要陽曆年了,所以不少村人開始紛紛殺年豬灌血腸。不願意殺的家也可以直接賣生豬給那些專門的販子,給的價錢也不低。
養豬千日,吃在一時啊。
注視著養到膘肥體壯、大肚溜圓的巨型黑肥豬在圈裏呼呼大睡,衛遠雙眸閃閃發亮。不知道的還以為撿到錢了呢,殊不知此人心中正盤算著豬肉的十七、八種做法……
紅燒、清燉、爆炒……
排骨、豬頭、肉腸……
咋吃好呢?咽咽口水,衛遠麵臨艱難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