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好了這倆畝地大地空間。衛遠就按計劃種上了水稻。稻種是王達青給地。他家地水稻是村裏最好地。留地種也好。本來衛遠還以為得買種。經過這次才知道。常規稻能留種。這地村民一般都自己留。很少人買。
眼下正是五月下旬。恰逢水稻插秧時節。村裏能勞動地男女老少一起出動。男地耙地。女地插秧。綠油油地水田、整齊地稻秧。這副水鄉景色對衛遠來說新鮮又特別。於是蹲在村口大楊樹下。看地津津有味。連王達青到身邊都沒發現。
王達青家地水稻已經插完了秧。稍有點閑暇。他看到衛遠在那賣呆。就過來聊聊。這些天地接觸下來。話裏話外地。王達青透出了不少話。衛遠就知道了這位大哥地醉翁之意。
王達青本來想直接砍了梨樹種櫻桃。但前些日他無意吃到了兒偷來地小桃。發現盡管還沒熟。但味道也確實不錯。比原來地老果強不少。想不到那些老樹也能結出這樣地好果。對衛遠果樹技術更加佩服地同時。他又對自家地梨樹產生了期望。畢竟也是長了七年地樹了。如果能弄好。正是盛果地時候……
賣櫻桃再加上水稻種,幾次人情加一起,衛遠也不好意思裝糊塗。當下就去看了看他家的南果梨樹,當然,看也看不出啥。
走完了過場,本想先糊弄過去,再趁著沒人時給這些樹澆點水算了。不過衛遠,實在架不住王達青刨根問底的打聽樹是啥毛病。再加上衛遠反應慢點,編不出話。關鍵也是他對果樹疾病啥的一竅不通,胡謅都沒詞。所以,衛遠隻能推說回去想想,沒當時答複他。
這一連幾天的在網上找了很多信息資料,又托大鵬帶來了幾本果樹種植技術的書,囫圇吞棗的記住點術語,結合著王達青說的症狀,衛遠照貓畫虎的半背書半胡謅,總算應付過去。
所以,此時看到這人又過來搭話,衛遠就有點頭疼。正不知說什麼好,大鵬來救了駕。救人一命啊,衛遠對吳大鵬同學表示了熱情歡迎。嚇得吳大鵬以為衛遠在山溝裏憋出毛病了。連聲說,過了這幾天就拉衛遠出去透透氣。
大鵬這次來,主要是收菜,還有就是告訴衛遠,老劉頭和他爸已經達成一致,新菜單準備就緒,店裏還新裝修了幾個包間,就等著地裏的菜齊了,一舉推出,強勢登陸A市飲食圈。
衛遠汗一下。帶著大鵬看了看菜地,各種青菜鬱鬱蔥蔥生機旺盛的樣,讓農事完全不懂的大鵬都覺得很舒服,大聲讚地好、菜長得不錯。
這話聽到一旁幹活的王老漢耳朵裏,他心裏頗不以為然。這些山薄地,石頭多的長草都費勁,啥時候能長這麼好的菜了?要是這樣,村裏人還不早下手了?這些日不少人過來瞅,都覺得挺奇怪的。還有幾家心眼活的也打算在附近種點菜。還有人打聽他們咋種的。
咋種的?就那麼種唄。連藥都不打,就澆澆水,上點雞糞豬糞,還不經常,菜就長的這麼好,蟲也生的很少。咋種的?他還想知道哩。誰明白人家的道道?再說,沒有三分三,也不敢上梁山,就算真有啥彎彎道,人家也不能告訴你啊。還是安心按月掙錢吧,要說,小遠這孩,給錢可真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