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緣起(1 / 1)

古井屯是個寧靜的小山村,位置雖不算最偏僻,但還是離最近的下河鄉差不多百十多裏地。屯裏的人大多姓王,所以外村人也習慣稱呼這王家村。

開春的時節,晴朗的天空,萬裏無雲。王家村的不少人發現,村西頭原來老方頭家的小院,來了倆陌生的年輕男人。

他們倆是開著輛大吉普來的。由於村裏頭的路溝溝曲曲的不好走,車進不來,那輛大吉普隻能停在村口。村裏最好事的胖嬸當時就湊過去打聽,不到半天時間,這個一百來戶的小山村上上下下都知道了,原來幾天前去世了的老方頭,留下話把他家的房和地都留給了這個白白淨淨的城裏小夥,以後,這小夥就要常來住住了。

有點受不了村人的好奇目光,所謂的白淨城裏小夥——衛遠,放棄了立刻熟悉村四周環境的打算,先進了屋裏,打算坐在裏屋的炕上休息一會。與衛遠同來的,好事熱情的哥們吳大鵬,則還在精力充沛的到處鼓楸,四處跟人搭話。

衛遠環顧屋內,四周老舊的牆壁貼著的都是以前的年畫,硬邦邦的大炕鋪著牡丹花圖案的炕席,還有幾件簡陋的老式家具,和一台黑白電視,這一切都讓衛遠覺得自己仿佛處身在二十年前的東北農村姥姥家。不禁有種時空錯亂的感覺,想不到自己在這裏又重溫了把童年環境。

也許是環境熟悉又陌生的原因,衛遠總是感覺不太真實,忍不住掐了一把自己大腿,隨之而來的疼痛,讓他確認這一切都是真的。

不過……衛遠仔細回想一下,覺得這件事的從頭到尾,還真的像在做夢似的。

事情起因是衛遠在去年夏天救了位路邊昏迷老人到醫院。記得當時在幫忙之前,他還猶豫了好一會,畢竟那時候某地發生的彭X事件沸沸揚揚。不過,他終究還是沒有狠心不管。

衛遠還記得,當時自己把老人送到醫院急救,發現是暑,一番措施下來,老人很快就清醒過來。醫院問了老人聯係人電話,自己也陪老人說了會兒話,就看個年輕女人急急跑進病房。既然家屬來了,衛遠估計沒啥事,就走了。再之後,他就把這事忘了。想不到今年老人去世,居然會把房地指名留給了他。真的讓衛遠很不可思議……

把事情跟家裏交代清楚,還帶著些許疑惑的衛遠,應律師的要求第二天從省城來到了老人的家鄉A市,找到受老人委托的律師,辦理繼承手續。交談,他才了解到老人叫方正岩,三天前去世,享年89歲。方老本身是孤兒,妻早逝,無兒無女,屬於孤寡老人。老人留給衛遠是的三間房和幾畝薄地,位置在A市轄內的縣郊山村,那個村離縣心要百八十公裏。

方老沒別的要求,隻是希望衛遠偶爾去村裏看看,逢年過節給他燒點紙。

衛遠自然沒有異議。辦完各種手續。他就決定去房產所在地——古井屯看看。正好。衛遠地大學同寢好哥們吳大鵬家就在A市城區。電話一聯係。這兄弟就立馬趕了過來。得知衛遠來意地他也大感興趣。反正沒啥要緊事。還有車。正好一起去看看。

由於古井屯這個村地處偏僻。盡管吳大鵬是本地人。也是不太清楚具體位置。一路打聽著才知道往哪裏開。山路也越來越不好走。地勢在不斷抬升。後期。如果吳大鵬開地不是越野車。最後地那段崎嶇地土路根本走不過去。

不過。此時已是早春。四周已經滿是綠意地山林。搖曳地山花。山道邊淙淙地溪水真是讓久居城市地衛遠心曠神怡。

最後。艱難翻過一道山嶺。兩人眼前豁然開朗。一座寧靜美麗甚至帶著些江南水鄉韻味地小村莊赫然出現在麵前。

這小村四麵環山。一條清澈迤邐地溪流從村穿流而出。在村前不遠地低窪處形成一麵小湖。湖周圍都是村地良田。

村口三棵挺拔直立地大楊樹。旁邊一座古樸青石小橋。順勢往上看去。小村裏地各戶人家都是獨門獨院。房屋依山勢而建。雖然零散分布。沒有規則。但卻錯落有致。別有風格。不時傳來地雞鳴犬吠之聲。襯托著這裏儼然世外桃源一般。

兩人心下讚歎的同時,連忙停車下來,一打聽確定到地頭了。順著村淩亂的石路,衛遠終於找到了此行的目的地。

村的最西頭,幾乎可以說沒入山林裏,坐北朝南蓋著三間半新不舊瓦房以及圈起的農家院,就是方老人的家。同時留給衛遠的,還有跟老房、大院直接連在一起的五畝多的山薄地,由於老人歲數大了,沒力氣耕作糧食,十年前這些地全都種上了桃樹和梨樹。

雖說這一路找來費時費力,但看到這裏無限美好的山村景致和眼前這個屬於自己的小桃源,衛遠感到很滿足,在心也越發感謝方老人的慷慨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