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 2)

龍元一十七年。

這裏是大軒朝長城以外的土地,人們通常稱呼它為:長城道。

長城道,作為朝廷的流放地,這裏聚集著大批的流犯和西邊逃難而來的流民,因為連通大軒朝和西域諸佛國,往來商隊絡繹不絕,這裏亦是梁上君子和盜匪的極樂之地。

一盤渾圓的落日貼著遠方戈壁的棱線,大地被染上了一層金紅的霞光,戈壁中有一座孤零零地小鎮。

小鎮名叫:鐵門鎮。

鐵門鎮與戈壁相連,再往西走便是一望無際的風沙海。綠洲與黃沙相伴,孤鳥伴駝鈴起舞,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從小鎮東西向橫穿而過,流水潺潺,沿著戈壁蜿蜒西去。

作為鏡州通往西域的第一鎮,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像一座鐵門,扼守著通往長城的咽喉。

茶攤裏,一獨眼老瞎靠著一張木椅,搖了搖手中的蒲扇,端起手旁一隻破瓷碗,抿了一口。

茶攤中有人起哄道:“瞎子,今天要講什麼故事。”

原來這獨眼老瞎,是一個江湖說書人。

獨眼老瞎嘿嘿一笑,從懷中掏出一本泛黃的手抄話本,憑空抖了抖,殘卷上赫然寫著四個蒼勁大字:《五王之戰》。

“今兒,瞎子就給各位講講五王之戰的故事。”獨眼老瞎砸了咂嘴,露出一排黃板牙。

“好、好好!”此言一出,滿座喝彩聲。

這本兒《五王之戰》是獨眼老瞎自己寫的,茶客們已經聽了不下一百回了。但因為獨眼老瞎是當年五王之戰的親曆者,加之老瞎子每每講起那五王之戰,聲音時而高亢、悲憤,時而低哀、悠揚,將整個五王之戰描繪的生動傳神,所以茶客們都愛聽。

老瞎子嘬了一口茶,慢悠悠道:“說道這五王之戰呐,就不得不提一個人。”

這個老瞎子之前沒講過。

其中一個反應快的茶客,立即開口反問:“什麼人?”

“葉滿青!”

“這娘們兒是誰?”

“且聽瞎子我,慢慢道來……”

獨眼老瞎一會兒喝茶,一會兒搖扇,仿佛天下事不過談笑間。

……

葉滿青,淩元王朝末代太後,最後一個掌權者。

昔日的淩元王朝,承續六百年之久。國土有一萬八千裏錦繡山河,文有文聖孔孟,武有劍聖獨孤氏。

當時的淩元境內,少男少女不論身份貴賤,帶劍入學宗,朝廷分文不取,這一傳承沿襲三百年,王朝內人人皆能文擅武,就算市井小販也能即興吟詩一首,一片繁榮昌盛。

六百年王朝,卻毀在了一個女人手裏。

滅國的起因,一隻產自西涼的白玉瓜。

荒唐嗎?

當年,一代聖賢慕容子兮英年早逝,留下三歲小兒慕容泓和皇後葉滿青。

葉滿青獨掌朝政後,西涼王遣子來賀,進貢了一批上好的白玉瓜,太後喜食此瓜,夜裏嘴貪多啖了兩口,怎奈何恰逢月事,當夜小腹翻騰臥榻難眠,以為是西涼來使的歹人荼毒,遂令禦林衛將西涼使團斬殺盡。

此事傳回西涼後,本是淩元王朝藩屬的西涼藩國,隨即兵變,西涼王親率五十萬大軍進攻淩元王朝為子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