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星鏈係統(1 / 3)

不管二位談了些什麼,反正在結束會談後,金伯利先生與佩洛西女士之間的關係似乎融洽了許多。

在結束例會後,佩洛西按照時行程表飛回霍索恩。

如今的世道算不上太平,隨時都可能有和風暴異魔有關的突發事件發生。

作為新的領導核心,佩羅西是日理萬機,所以實在沒有辦法再華府停留了。

在威廉姆斯以前的年代,轉星總裁的實際權力遠沒有現在這麼大。

一開始時,轉星的總裁隻是一個榮譽性的職位。

後來轉星的總裁獲得了對研究院的直接管轄權,但總裁的權柄也僅限於這個部門。

在公司的其他方麵,轉星總裁並沒有管理權,真正行使這些行政管理權的一直都是轉星的董事會。

不過自從威廉姆斯上位之來,這樣的老規則就被改的麵目全非了。

由於接二連三的突發事件,轉星總計24席的董事連續出缺。

後期又出現了安娜大鬧董事會的事件,所以直到今天這些所缺的董事席位仍然未能及時補全。

由於目前的缺員已經超過了董事會章程的上限度,所以實際上此時轉星董事會已經陷入癱瘓,因此也就無法發揮作用了。

對於這種狀況,威廉姆斯嘴上表示很著急,但其實卻是樂見其成的。

比起他的任何一個前任來,威廉姆斯的權力欲望都要強烈許多。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當轉星總裁其實隻是一個研究總監的時候,他雖然也想搶奪,但卻並不想親自下場。

威廉姆斯是不願意做這種擺設的,他寧願捧一個手下去競選,也不願意之際趟這趟混水。

現在經過他和華西列夫家族的共同努力,轉星的董事會算是殘廢了。

在不久之前,歐洲分部更是公然擺明了要與美洲總部爭一長短的態度,所以轉星的新董事會議估計現在短時間也不可能再召開了。

雖然現在是變得半身不遂,但事情卻終究要有人去做,於是威廉姆斯就順水推舟,推行他所謂的緊急狀態處置方案。

這個所謂的方案從本質上說非常簡單,那就是剝除原本屬於董事會的行政權力,將其交到總裁手中。

這本就是現代公司製度應有之意,而轉星以前卻是反其道行之。從這點上來說,威廉姆斯倒是在做撥亂反正的事情。

對於這件事,威廉姆斯是一開始就下了狠心的。

他把架空董事會與肅清敵對派係相結合,因此方舟會的奪權進度也就極為幹脆和狠辣。

不過現在看來,他卻似乎是在為人做嫁衣。

因為威廉姆斯好不容易才完成所謂的內部調整,結果這還沒有幾天,總裁就宣布要閉關,於是公司的大權落到了方舟會的那些人手中。

轉星再怎麼說也是偌大的跨國型企業,因此自然隻需要一個聲音。所以轉星不可能搞什麼集體領導,但威廉姆斯更不可能把權力交給一個人。

威廉姆斯是連自己的親生女兒都不是很放心的爸爸,自從他那對寶貝女兒被幹掉後,他就更加沒有可信任的人了。

不管出於何種考慮,反正威廉姆斯在閉關之前給轉星挑選了三個代理人。

他們分別是佩羅西,馬漢,巴爾滋,現在就是這三駕馬車管理著轉星總部。

在私下裏這三人也被稱為是方舟會的後三巨頭,而這所謂的前和後自然是要與那以前的三巨頭有所區別。

在這三人之前,方舟會也是有所謂三巨頭的。

隻不過他們中的兩個因為發動了叛亂而遭到了清洗,現在墳頭上的草都已經半人多高了。

佩洛西就是前三巨頭中唯一一個還幸存的聰明人。她在那次叛變中旗幟鮮明支持威廉姆斯,因此她活得很滋潤。

當威廉姆斯需要一個看守內閣的時候,佩羅西被選中成為了三人中的組長,而馬漢和巴爾茲就是遞補上來的小弟弟了。

與動不動就會在會議上扭打起來的其他方舟會會員相比,這三人之間的關係倒是頗為融洽。

不管是什麼事,他們都是有商有量。因為始終保持著共同進退,所以他們的同盟倒是牢不可破。

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和諧的一幕,可能是因為他們生活在威廉姆斯的陰影下太久了,因此他們都很懂得如何掩埋自己的野心。

不過野心這種東西就像是石板下的小草,隻要沒有被連根拔起,否則不管那石板有多重,小草就總有一天要出頭。

方舟會之所以會出現,就是因為轉星中的某些人對常年霸占了轉星總裁席位的餘家不滿。

他們不滿意餘家的政策,更不滿意餘家兩代人的膚色,所以他們的不滿就有口頭升級到行動,再然後方舟會就出現了。

方舟會可以說是就是一群失意者和野心家的俱樂部,因此作為這個組織中的佼佼者,這三駕馬車又怎會是幹幹淨淨的人?

隻要是個人,就總會有欲望這種欲望。

往好了說這就是進取之心,是原動力。但若是太過自不量力,那就會害了自己的性命。

方舟會前三巨頭中的兩個已經用自己作為例子,向大家證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