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落二年,隨著一聲啼哭,燕善出生。他出生時,群星暗淡,不久後暴雨驟降。當眾人都認為這是不吉祥的征兆時,唯二開心的隻有他的生父燕謹和生母陳氏。
燕謹欣喜地將燕善抱在懷中,輕輕掂著手臂。此時的燕謹還不知道,這名叫做燕善的新生兒將在十八歲時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
這位新生兒自從滿月就患上了咳嗽的毛病,到了六七歲的時候,這種哮喘病越發嚴重,甚至有記載說其每講一句話前要先咳嗽三聲。
燕善有一位名叫燕順的哥哥。他的哥哥虎背熊腰,好勇鬥狠。他大燕善三歲,打小便看不起他體弱多病的弟弟,不僅不帶他玩耍,有時甚至想要對弟弟拳腳相向,好在都被陳氏及時發現,阻攔了下來。
照理來說,體弱的孩子不習武,就會學文。可是對於琴棋書畫,燕善通通不感興趣。能激起他興趣的偏偏也隻有自然。
燕善喜歡的並不是玩,而是喜歡嚐。一片葉子,抑或是一片花瓣,他都要放到嘴裏細細品味一番。他的父母也不止一次從他的手中奪下葉子,打掉花瓣,然後語重心長地說:“你的身體本來就很差了,再吃壞了怎麼辦?”確實,燕善因為身體的緣故,父母的照料也不無道理。這下燕善出不了遠門,隻得偷偷嚐一些院內的花花草草。
燕謹多次求醫想要讓燕善強壯起來,可是藥湯仿佛隻是他身體的過客,多年仍然無果。不知道他看到自己的二兒子一邊咳嗽,一邊吃花瓣時,臉上會不會是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
體弱對於燕善來說隻是他一生的第一個磨難,不久,第二個磨難便緊隨而來。
他的父母仿佛忘記了燕善出生時的帶給他們的欣喜,在燕善六歲時把他定為了鯨的祭品,並打算在他十八歲時獻祭。
燕善出生在風伯部落。在當時,風伯部落是神州最大的部落,可也僅有數千戶人家,不到萬人。部落臨湖,湖名為鯤鵬湖,一望無際,波瀾壯闊。正如其名,湖中有一龐然大物,世人皆尊稱其為鯨。鯨長生於湖中,每十年躍出湖麵一次。當鯨躍出湖麵時,氣淩霄漢,連湖水都要下降幾尺。
部落的百姓將鯨視為神仙,帶頭參拜的便是部落的首領風伯。第一位風伯姓甚名誰已無可考,唯一知曉的是他擁有塑風之力。所謂塑風,就是操縱風的能力。這項能力被風伯嚴格保密,他隻傳授給自己最認可的兒子,作為未來風伯的繼承人。
每逢鯨躍出湖麵時,風伯便要操控風將祭品送入尊貴的鯨的血盆大口中。風伯除了擔任祭司的職位外,他還帶領村民們開墾荒地,傳播耕地技巧。風伯基本都和藹可親,也算是部落的眾望所歸,人心所向。
當燕善被他的父母定為祭品時,他還不知道這一份晴天霹靂般消息的重量,因為此時的他還沒有見過湖中的鯨躍起。
燕謹的草房離鯤鵬湖很近。作為祭品的燕善也並不用幹什麼農活,所以每天便坐在湖邊走神,直到傍晚才回家。
“為什麼……”燕善咳嗽道,“為什麼父親和哥哥天天辛苦地去田裏勞作,每年生產的糧食卻隻夠糊口呢?”
燕順聽罷,沒好氣地說:“你也就知道在那說風涼話,有這力氣還不如到田裏幫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