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少女失蹤(1 / 3)

天啟二十二年,元宵節,江州石安縣一如往年的舉行了盛大的燈會,很是熱鬧,百姓們紛紛穿上新衣,走上街頭觀燈,葫蘆巷的張家,其長女張容娘,被繼母要求在家守門,她坐在巷口的石墩上,看著人來人往的人群,看著追逐打鬧的小孩,他們人人手上都提著花燈,人人笑逐顏開。

有舞龍的隊伍走來,街上更是擁擠不堪,張容娘看到馮四娘摔倒在地,然後有一個瘸腿的老太太走了過去,將馮四娘扶起,接著二人便消失在她的視線裏。

次日,馮家報案,其女失蹤。

二月,東街蔣家之女蔣英失蹤。

三月,又有一少女失蹤,直到這個時侯,縣城的百姓才感到事情的嚴重,人人自危,但凡家中有女者,皆不許外出,甚至關門閉戶,整個縣城一片死寂沉沉。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四月初,因連下幾場大雨,城外西郊的野豬林發生塌方,山石衝進了在石安縣靜養的寧王妃及寧王世子的別院,在眾人清理泥土堆時,挖出一具殘肢斷骸的屍體來,據說寧王妃當場嚇暈了過去,經驗證那屍體正是第三名失蹤者,十六歲的趙家姑娘趙慧,並且己有三個月的身孕。

全城嘩然。

少女失蹤,未婚而孕,慘死野豬林,驚嚇寧王妃。

各鄉坤名流,紛紛上書衙門要求嚴辦,甚至驚動了州府衙門,下令限期破案。

石安縣雖不是大縣,但交通便利,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民風樸素,妥妥的魚米之鄉,引來許多退仕的達官貴人在此隱居,如此以來,大家的目光都放在了新上任的縣令胡應全的身上。

胡縣令能依靠的便是衙門裏的眾捕快。壓力,命令一層層下達,捕頭李公明帶著大家不分白天黑夜的勘察,走坊,己經幾日沒有回過家了。

其獨生閨女李懷秀,今年隻有十一歲,因她娘生她時難產,李老爹沒再娶,父女二人一直相依為命。懷秀很擔心阿爹,一大早就做了一籠羊肉包子,要給阿爹送去。

在路過張家時,聽到錢大嬸又在罵張容娘。

“你這個賠錢貨,讓你洗個碗還把碗給打碎了,你還能幹個啥?我看你就是故意與我做對,這可是我的嫁妝,我今天非打死你不可......像你這種八字硬的,克死你親娘不說,說不準那天還會克死你爹,克死我們全家......老天爺呀,我這是做了什麼孽,養了一個禍害。”

錢大嬸是張貴叔的續玄,自從生了兒子後,對張容娘非打即罵,張容娘比懷秀長一歲,二人都從小沒了母親,但命運卻截然不同。

懷秀是阿爹捧在手心的,張容娘是張家多餘的。

罵聲越來越激烈,懷秀忍不住停下腳步,對著張家大門高喊一聲,“阿爹,你回來了。”

頓時,罵聲停了下來,懷秀抿嘴一笑,整個縣城誰不知阿爹的名號,阿爹曾告誡過錢大嬸,再無故打罵容娘就要把她抓到牢裏去。

當捕快可真是威風!懷秀從小就有這個誌向,聽阿爹說京城有一個六扇門,管天下刑事,衙門裏有女捕快,她盼望著自己有一天也能進六扇門。

可宋大哥卻偏偏放過了這樣的機會。

宋大哥是兩年前來的石安縣,那時侯有一股子水寇流竄到了縣城境內,正好被宋大哥遇上,他協助當時的縣令王忠王大人,將寇頭抓捕歸案,後來又助王大人破了幾件案子,王大人因此連升三級,去年調到京城去了,王大人本要舉薦宋大哥入六扇門,但不知為何宋大哥拒絕了,他像是更願意留在這裏當一個普通的捕快。

宋大哥為何要拒絕呢?懷秀不明白,她一直覺得宋大哥身上有秘密。

門“咯吱”一聲開了,容娘抱著一盆衣服出來,見了懷秀也不打招呼,默默的朝巷外一條內河走去,懷秀與她同行,見她穿的衣衫又薄又舊,一雙布鞋也是破的,臉上手上的凍瘡還未消,於是從食盒裏拿出兩個包子,“你還沒有吃飯吧,這個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