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正月十五,新年的鞭炮聲還沒有完全散去,冷冷的空氣中到處彌漫著濃濃的元宵味。
京城朝內大街203號,年初剛剛成立的《詞刊》編輯部在這裏辦公。
《詞刊》主編曉新推著自行車來到大門口時,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他看見一個眉清目秀的年輕人,在不停地朝大門內觀望,同時,此人向裏麵走了幾步後又立刻返了出來。
這樣的情形來來回回好幾次以後,頓時就引起了曉新的好奇心,他實在是忍不住所以就開口了。
“哎,年輕人,我已經看見你在這裏猶猶豫豫好長時間了,你是有什麼事,還是想進去找什麼人呀?”
文飛陽發現推著自行車的曉新,是在與自己說話,就急忙走了過去。
“我想問一問,《詞刊》編輯部是不是在這個院子裏辦公?”
曉新沒有想到眼前的這個年輕人,恰好是來找自己單位的。
“對啊!《詞刊》編輯部確實就是在裏麵,你這是要找誰?”
“我也不知道應該找誰,我就是想來這裏問一問,如果發表歌詞他們有什麼條件和要求?”
文飛陽的話馬上就引起了曉新的興起,隨口就招呼文飛陽跟隨著他自己往裏麵走。
“你真是來巧了,我就在《詞刊》編輯部工作,咱們有什麼話到辦公室裏說,這外麵怪冷的。”
曉新的話帶給了文飛陽一陣驚喜。
“好,那就謝謝你了。”
《詞刊》編輯部是屬於全國音樂家協會的下屬單位,以刊發歌詞為主要業務,年近六旬的曉新是《詞刊》的首任主編。
曉新根本就沒有想到,他帶進辦公室的這個年輕人不是一個普通人。
文飛陽之所以會出現在《詞刊》編輯部大門口,是因為他想來這個地方冒一次險,看看能不能夠改變一下自己的命運。
為什麼會產生如此奇怪的想法,其實,這是一個隻有文飛陽本人才知道的秘密。
這個秘密就是,文飛陽不是這個年代的人,再準確一點地說,他是從2021年重生回來的。
重生之前文飛陽在歌舞團打雜,每天半死不活地混日子。
回到17歲的年紀確實是好,不過,他唯一不滿意的,就是那個在東城區棉花胡同大雜院裏的家。
重生回來3天了,文飛陽這個待業青年,不想再如上一世那樣,等待著命運來安排自己的人生。
他打算憑借自己的雙手找飯吃,最終決定從寫歌開始自己的新生活。
曉新打開自己的辦公室,將文飛陽讓了進來。
“年輕人,你是不是想發表歌詞?”
坐在椅子上的文飛陽輕輕地點了點頭。
“你有這樣的想法我是非常高興的,我最喜歡有理想、有追求的年輕人,因為你們才是歌曲傳唱的主力軍。”
“所以,在歌詞創作這件事上,我更願意多接觸你們這些年輕人,不過,這項工作需要的不僅僅是一時的激情,還需要創作者一點點的靈氣和悟性。”
曉新為什麼會這樣說,是因為他這幾十年來見過了太多的年輕人,激情消失了,人也就重新回到了原來的老樣子。
“我寫了一首歌,要不您給看看,能不能夠達到在你們這裏發表的要求?”
文飛陽從自己的上衣口袋裏,拿出來了一張寫字的紙。
曉新本以為這個年輕人,就是來谘詢一下歌詞發表方麵的問題,他想不到對方卻是有備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