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小山村裏山煙濃(1 / 2)

“哞。。。。。。”在天牛村逢雨山上的梯田上最高的那一畝田裏,有個瘦小的身影,撐著犁耙,前麵是慢慢悠悠拉著犁耙的老牛。“牛爺爺啊,您快點把,再不快點,太陽都要回家睡覺了”。脖子上一坨皺紋堆成波浪的老牛仿佛聽懂了一般,回頭瞅了眼,看著眼神有些奇怪。“我咋覺著牛爺在認真的鄙視我呢”牛青看著停下腳步望著他的老牛低聲嘀咕著。

“牛娃,太陽快下山了,趕緊回家吧,晚了走山路可就不好走了”。家住隔壁的李大嬸路過,看到正在慢慢悠悠耕田的牛青,不由得關心的提醒道。

“知道了,李大嬸,我收拾一下就回了”。

“行行行,晚上帶你妹來我家吃飯哈,今天水田裏的魚都捕上來了,大著呢”。

“好嘞,大嬸你先回吧,我馬上就回了”

回完李大嬸的話,牛青也打算回去了,看了眼才耕了三分之一的田,歎了口氣,打算回去了。收起工具,給老牛換了根牛繩,在田邊的小水塘給自己和老牛洗刷了一通之後,摸了摸老牛斑駁又有些破舊痕跡的角,不由得有些惆悵。工具藏在了田邊的樹林裏,畢竟明天扛著它再來上坡一次可得累癱了。就這樣牽著老牛,走著不算陡峭,也不算平坦的山間小路,朝著家的方向慢慢走去,唱著老人家傳下來的山歌調調,唱著自己編的小曲。

牛娃,也就是牛青,是天牛村裏的一個普通人家十四歲的娃,就在去年,一場風寒帶走了他的父親,在這破落偏遠的小山村裏,一場風寒稍有不慎便是一條性命。很不幸,他的父親過於勞累之後又染上風寒,沒來得及請鎮裏的鄉醫,便撒手人寰。至於他的母親,在他小妹牛妞兩歲時候,也因為去給他父親送飯的時候不慎跌落山崖,終是早早離開了他兄妹倆。好在不幸雖有,幸好也有淳樸的左鄰右舍,鄉裏鄉親的幫助,把以前散碎分布遠近的田分別換走,最後給他勻出了一個離家不遠的大水田,可以說這座田就是在家對麵的那座山。於是去年開始,牛青就帶著傳下來的老牛和一堆器具,開始了早當家之路。雖然少了少年遊戲之樂,但是穩定下來的生活,還是讓他覺得安穩,養的起自己,養的起小妹,過年能加幾餐好菜,親近的親戚也能送幾份薄禮,他已經很知足了。至於少年意氣,有時候一份穩當,便壓走了青雉。上過幾年私塾,其實他對他和小妹的名字還是有幾分吐槽的,牛青,反過來不就是青牛?咋不叫牛黃呢,反過來還能叫黃牛呢。小妹的名字也是,牛妞,牛牛。。。。。。隻是父母已不再,所賜之名既是一種繼承也是一種懷念。

回到家中時,天色已經暗淡下來了,可見的黃色的燭光在家家戶戶的窗麵上撲閃著。小妹自然是在家的,李大嬸倒是早前就叫小妹不要做晚飯了。老牛關好,就聽到李大嬸敲門的聲音。

“牛娃,牛娃他妹,來吃飯嘞”

牛青馬上回道“知道了李大嬸,我和小妹馬上來”。

“小妹,快和我去李大嬸家吃飯去”

“知道啦,我馬上來了”把手裏的針線打了個結放好,牛妞從屋裏走了出來,雖然剛是十一歲,還未長開,但正處於發育期的牛妞,有著一股少女的青春與朝氣,也是讓人眼前一亮的。李大嬸倒是經常嘮叨著哪家人家好,嫁過去享福不盡的。牛妞每次都反駁著要等牛青娶了妻,有了嫂子她才考慮嫁人的事情。牛青也被嘮叨過,不過是說,家裏沒有多少存蓄,可沒那個錢給人家下聘禮嘞就推脫著了。

到了李大嬸家,李大嬸的孩子也就才八歲的小屁孩牛二竄了出來扒拉著牛青的手

“青哥來吃魚哩,今天專門殺了幾條紅色的鯉魚,可嫩了”

“好好好,今天有沒有乖乖上學呀,我看到你手裏的鞭痕了,老先生下手可真狠,你咋就那麼皮嘞”

牛二悄咪咪地說“也就打的時候疼,老先生上課老沒意思了,忍不住我就想著外麵的好玩的地方,小溪裏的螃蟹,村頭的傻大鵝,還有趙大爺家的成了精似的大黃狗,這些多好玩啊,老先生的書,我是讀不進去的嘞”。聽著牛二沒心沒肺的話,牛青心裏也是一頓懷念。

“妞妞姐,快來吃魚啦,我母親做的魚可好吃了,加了好多的香料,我早就饞著了”牛二對著牛妞又是一頓扒拉。來到飯桌旁坐好,李大嬸把菜一樣樣的端上來,也是十分豐盛了,一碟花生米,一碟小炒鹿肉,還有兩碟素菜,最後是拿著瓷盆裝的魚,香料真的是給足了,炸得金黃的魚皮細軟著味,魚肉也是白嫩又透著馨香。勞累了一天的所有人,當然二牛是玩累的,對著豐盛的晚餐都不由得胃口大開,李大叔也是拿了一碗渾濁的米酒來分著,畢竟米還是要留著吃的,能拿來做酒的就算是李大叔家也是少量。吃飽喝足之後,牛青和李大叔搬著凳子到門前桃樹下坐著,小妹和大嬸是在屋裏嘮著家常,討論著針線這些小而細的活計。牛二就不用說了,披著星光在旁邊亂跑,這把精神勁拿去幹活可多好。多是少年不知愁,知愁少年愁更愁。蟬鳴漸漸稀落,蟾鳴漸漸嘈雜,月離天中漸近,此時夜開始清冷,也是夜深。各自回家,簡單商討了明日行程,兩家人也吹滅了燈火,安然睡去,整座村莊也安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