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山郡(1 / 2)

王川本是開元大陸,玄武國的染血大將軍,三十一歲淬體七重,一生為國,竭盡心力。

大大小小的戰役打了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威名顯赫,都說玄武國,王川不死,玄武不滅。

但玄武國隻是小國,又處在東洲國,聖元國,天啟國的夾縫之中。

最後一戰,戰至王川最後一人,獨守虎口峽,麵對聖元國幾十萬大軍,苦受十餘日,投石機,千裏弩,都奈何他不得,萬箭之中殺敵八千餘人,屍體堆滿了虎口峽,順著虎口趟趟的流,如同血河一般。

最後精疲力竭,被千裏弩的弩箭射穿頭顱,釘死在虎口峽的山壁上。

這一輩也算不負玄武國,不負玄武國人對他的尊崇和愛戴。

死前王川腦海裏閃過一句話。

“如果有下輩子,我想為自己活。”

大明國一四三年秋。(此大明非彼大明。)

四十三郡之一的,地處大明國北方邊境。

雖是秋天,望山城裏的人卻已經穿起了棉衫,一個個臉上洋溢著笑,甚至有人借口有喜事放起了鞭炮,鑼鼓齊鳴。

你要問,這不過年不過節的,怎麼這麼熱鬧。

答:望山城的第一禍害被雷劈了。

望山城太守府,所有人死氣沉沉,大氣不敢喘,一位三十多歲的男人正在院子裏左右踱步,不能平靜。

劍眉如果沒有高挺的鼻梁隔斷,怕是已經連在一起了,如繁星一般明亮的眸子此時也滿是擔憂和內疚。

你別看他三十多歲,實際有六十七了,他就是的太守,望山城權力最大的人,王中正,八品練氣師,大明國明麵上練氣造詣超過他的,不超兩手之數,要知道大明國可是有近千萬的人。

有人又要問,為什麼外麵那麼熱鬧,太守府怎麼這麼陰沉。

答:太守的獨子王川被雷劈了。

王中正曾是大明國第一大將軍,封號中正大將軍,。

大明國能建立,王家第一任家主王蕩寇功不可沒,完全可以說,沒有王蕩寇就沒有大明國,正所謂兔死狗烹,鳥盡弓藏。

大明國成立以後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

便開始重文輕武,儒家,道家,佛門興盛,武道沒落。

不打仗了,一個大將軍還手握百萬雄兵,帝君能睡好嗎?

答案是不能,縱然你沒有造反的心,可你有造反的實力,這是萬萬不能存在的。

王中正如同名字一般,公正,刻板,固執。

被誣陷那啥公主,不辨,不鬧,還等著帝君為他伸張正義,殊不知這就是帝君的計策,不惜拿自己女兒的清白做籌碼,拉王家下馬,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借機罷了王中正的兵權,還有心置他於死地。

興的國師七品相術師韓子陵求情,免了罪則,貶到了這鳥不拉屎的苦寒之地做了太守。

地處大明國西北,一年中有小半年都是寒冬。

不是在冬天,就是在去冬天的路上。

自打王中正當了太守的三十多年來是兢兢業業,也從一開始的鳥不生蛋,發展成了現在這般繁榮,真就棒打麅子,瓢舀魚,資源豐富,人強馬壯。

十三縣被他治理的井井有條,唯獨自己的兒子王川,也不知道是對他關懷不夠,還是咋地,人幹的事他是一件不幹,畜牲的行徑,他是樣樣不落。

王中正是看在眼裏,恨在心頭,打也打了,罵也罵了,王川就是不改,無數次拿起刀想要為民除害,最後也隻是收刀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