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如霧亦如電 二(1 / 3)

這時候的東方神州分為兩個大國,北國和南國。上方山地處北國西南邊陲。這裏有十萬大山,而隱隱以上方山為首。

上方山分前山和後山。後山山峰險峻,幽壑無數,占去了八百裏上方山的七成。

三成是前山。前山四季青翠,山峰高而緩,連綿的山峰勢如城郭,環抱著一個湖,叫月城湖。過了山門,沿著一條清幽的峽穀走十幾裏,就進到了“城郭”的裏層。從這裏看去,四麵的山在四周合圍,山雖然很高,但不算陡峭,可以沿著那著名的萬級丹階曲折而上。萬級丹階在合圍的四麵青山上曲折環繞而上,串聯起一十八座分布在山腳、山腰和山頂的道觀,沿途清幽蒼翠、步步有景,伴著風聲鳥鳴、溪澗山泉,再聽晨鍾暮鼓,走上一遭,足以滌蕩人心,就像修煉過一次一樣,所以叫丹階。

在萬級丹階起始地,有另一條山路,直通月城湖。不過那是上方山為數不多的禁地之一,沿途有上方山弟子把守,山路上的關隘處,還有一道常年緊閉的山門。

月城湖畔有一個小小的無名道觀,在登臨到山腰處的天師洞洞口處時能遠遠地望見,隻米粒那麼大,很不起眼。據說那是上方山仙人陸家老祖修煉的地方。傳言陸家老祖兩百歲了,已經是陸地神仙。不過他有很多年沒有現身了。天師洞洞口外的平台,是丹階途徑之地中唯一可以看見那座道觀的地方。常常有人在這裏對著無名道觀的方向跪拜,那位置恰好就在那棵第一代天師手植、有兩千年樹齡的銀杏樹王的下麵。

上方山是道家聖地。與世俗信奉的道教不同,這裏尊老莊,但不拜三清。這裏崇尚道法自然,厭惡世間禮法,特別對孔夫子嗤之以鼻,據說這裏的弟子個個是鳳歌笑孔丘的狂徒。

上方道門內沒有森嚴的等級,崇尚人人平等,講究保全天性,無為而無不為。據說這裏的禁地之所以是禁地,並非等級森嚴所致。有一個典故,據說是一個弟子跟陸家老祖的對話。

“老祖,既然人人平等,你為什麼圈了這一塊地,不許別人進來呢?”

“沒有呀,大家都可以進來啊。”

“那為什麼這裏被稱為禁地?”

“我不知道,那不是我弄的。我隻是喜歡清淨,不喜歡被人打擾,有人來,不管是誰,我趕他走,他要不服,那就打一架!”

“……”

“誰打得過我,也可以把我打跑呀。要不我們打一架?”

那個弟子就跑了。

所以,上方山把月城湖列為禁地,是怕人們走進去被老祖打。據說老祖的一根寒毛都有千斤重,尋常人輕輕一碰就死了。

這個傳說廣為人知,所以大家也很自覺,不會有人傻得冒氣去月城湖挨揍。設立山門並派弟子看守,隻是防止不知情的人誤闖。如果你自認為老祖喜歡你,不會打你,你盡可以去。但是據說近十年老祖的脾氣極為不好,連他的兒子、祖師殿的大觀主進去的時候,都被打得半死逃回來了。

近十年來隻有一個人可以自由出入月城湖而不被打,就是陸玄同。他是鬆風觀的觀主,四十來歲,按輩份算是老祖的玄孫,長得仙風道骨,看上去頂多三十歲的樣子,據說他長得跟老祖年輕的時候一模一樣。因為隻有他一個人可以跟老祖說上話,所以他儼然成了老祖的代言人。上方山十八座道觀,作為玄孫輩的陸玄同,是他這一輩人當中唯一一個做觀主的。雖說上方山崇尚人人平等,但那更多表現在精神上,俗世俗務還是有職務高低之分的,不然一千多人的吃喝拉撒睡,以及修煉資源的分配,還有每天成千上萬的香客遊客,以及糧食財物,這些都需要管理,要是沒有職權分配,早就亂套了。成為觀主,手上掌握的就是上方山的頂級資源,還是有好處的。

不過最近多了一個人可以自由出入月城湖。那是一個白衣女冠,容顏絕麗,身材妖嬈,即便是寬鬆的道服,也擋不住她胸前暗潮洶湧的風光,守山門的小道士們每次看到她,都禁不住心猿意馬。

這是陸玄同前些日子從南國帶回來的,帶回來的當天,就把她帶去了無名道觀。當夜那個女子就沒有出來。

上方山裏道行精深的人都看出來,那個女子是一個頂級的雙修鼎爐。

道家門派不同,對待男女雙修的意見不一。上方山崇尚釋放天性,不僅不避諱雙修,而且還發揚光大,其男女雙修之術,也就是俗人口中的房中術,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

正宗的道門雙修,並非邪術。仙史記載,道門女仙魁首,西王母與九天玄女,分別與周穆王和黃帝,有雙修的故事流傳到後世。九天玄女與黃帝,更是著有房中術的秘籍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