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剛亮宇文憲身著護甲便在院中等待四哥宇文邕。片刻,宇文邕前來和宇文憲彙合。而後兄弟二人並獨孤恒便出了府門,打馬揚鞭而去。
出城後,行至人跡罕至的時候,三人放慢了腳程。
宇文憲問道:四哥,這長策營是什麼去處?
宇文邕道:五弟不問,我也正打算給你講講這長策營。
當年邊關起義後,父親率領宇文部的兒郎參加鮮於修禮和葛榮的起義軍,爾朱榮鎮壓葛榮後,父親隨例遷至晉陽,隸屬爾朱榮部。
葛榮失敗後,爾朱榮懼怕父親和二叔有異心,遂以反叛之心不死為由,誅殺了二叔,父親按下悲憤、慷慨陳述,才釋去了爾朱榮對父親的戒心,免遭其難。
由於爺爺與爾朱榮的副帥賀拔嶽有舊,都曾是武川軍人,當年和爺爺關係甚密,因此,父親便被收編在賀拔嶽部下。歸入賀拔嶽的麾下後父親作戰勇猛且有韜略,數次解救賀拔嶽於危難,因此賀拔嶽對父親甚是器重,很快父親便成為賀拔嶽的左膀右臂。
後來爾朱天光、賀拔嶽入關中鎮壓萬俟醜奴的起義,父親隨賀拔嶽平定關隴。在後來爾朱氏被高歡滅殺,高歡任大丞相,賀拔嶽為關西大行台,父親作為賀拔嶽的得利幹將,賀拔嶽任命父親為行台左丞,領府司馬,事無巨細,皆委之於父親。這便是我宇文家如何立足關隴的過往!
爾朱榮當年誅殺二叔引起了宇文部的極大仇恨,父親安撫宇文部的族人,讓其安心等待,父親承諾待時機成熟定會帶領族人重新掌握自己的命運!對族人曉以利害,族人這才逐漸冷靜下來。
這些年父親為了保全族人也是費盡了心思!
父親在關隴站穩腳跟後,向賀拔嶽陳情族人生活艱辛,族內多有易子而食的事情發生,怕日久生亂,賀拔嶽這才同意給宇文部一塊棲息之地,此後每年宇文部都要給賀拔嶽送去大量的金銀、牛羊、戰馬等物資。
後來父親又以保衛族人,抵禦他族擄掠為由,求賀拔嶽讓宇文部組建自己的衛隊,經過數次懇求賀拔嶽才同意宇文部組建衛隊,但是對衛隊人數等做了嚴格限製。
時間流逝,再後來隨著父親戰功卓著又數次解救賀拔嶽,近幾年外有強敵環視,又要在高歡和皇帝的鬥爭中求生存,如此環境下賀拔嶽更加倚重父親,所以賀拔嶽漸漸的就不管宇文部的事情了。
早期我宇文部的衛隊人數有限,但是各個都是英勇敢戰之士,這些人就是長策營的奠基者!後來父親逐漸把一些流民收納其中,加以訓練才有了如今的規模。
宇文憲道:如今長策營有多少人?
宇文邕拿起水壺灌了口水,然後道:不算外編人員,三千人左右。這些軍士的用度開銷都是我宇文家在洛陽、柔然、南梁等地的產業賺取的銀錢,因此非常隱蔽,所以除了族中重要的成員知道以外,連家中的幾位夫人都不知道長策營的存在。
如今這長策營父親任主帥,堂兄宇文護任副帥,四哥我也是副帥之一,大哥每月也會去營中待幾天,教授營中諸將兵法、戰陣演練等事物。平時的訓練主要是堂兄宇文護負責。
宇文憲道:四哥你負責什麼?
宇文邕道:我負責收集情報、籌措糧草、購置軍械、戰甲等物。言罷,宇文邕看向天邊久久不曾回眸!
片刻後宇文邕繼續道:我宇文家的長策營除軍紀外嚴明外,奉行強者為尊!言罷,宇文邕指著獨孤恒接著道:阿恒,便是出自長策營。五弟,你到長策營要想有所建樹,一切都隻能靠自己!
宇文憲笑道:四哥,這才是我宇文家的男兒該去的地方!
宇文邕拍著宇文憲的肩膀道:好!四哥相信你。
然後兄弟二人相視一笑!然後三人抽打戰馬,向著前方飛馳而去。
從背後看去三人腰背挺拔、身形矯健,好一副意氣風發的畫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