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現在敵情不明,後勤補給也消耗大部分,隻好接受南京政府的旨意,退回邯鄲。此前背靠南京政府,防備北軍。現在多爾袞跑到了自己後方,邯鄲就成了潛在的前線。彙合公主、父母後,召集諸將議論後,秘密將政治中心移至順德府。
順德山多地少,便於隱藏兵力;何況,臨城研究基地就在順德府北50裏。而李琦經過一番調養,逐漸恢複精神,和李福一番密議,帶領自己的一幹班底與5000兵馬,西出太行,接受山西一地軍政。
山西督軍侯德山也是割據一方,奈何南京大統不支持,河北大軍逐漸逼近,一路上設置的障礙也被李琦格殺勿論,親信損失殆盡,隻好交出印信,全家往南京而去,期望有個善果。
李福坐鎮順德府,接受各地軍政消息,才慢慢理順心中疑惑。多爾袞一代人傑占領濟南後,閃電般直下江蘇,五日內一戰奪取揚州;翌日,兵至南京城下,永平帝決心以身殉國,被錢謙益等綁架,出城投降。至此後明幾乎滅種。
多爾袞在孔有德勸說下挾天子令諸侯,借屍還魂,意圖割據南方。各地士紳在多爾袞斬殺揚州士紳後望風而降。隻有鄭成功當時巡邊在外,逃過一劫;不過其父鄭芝龍被扣在南京,營救不及,隻好南下,準備奪取地盤自立門戶。
中原混亂幾乎是五胡亂華之重現。李福在反思己身同時,決定休養生息。夜晚每每思之,亂世無治,對後世蔣公統一、教員崛起佩服的五體投地。自己雖有不世之勇,單打獨鬥無濟於事。應開啟民智,引領時代潮流。
此世所謂民意,乃是士紳之意;百姓大字不識,隻知追隨地主、士紳,隨聲附和。洪承疇得了濟南士紳之意,即可立即征調民夫,安穩執政。不過也是李福給了他借口,一舉鏟除梅氏,土地、財貨吃到飽。洪承疇、李福兩兩得益。
思之慮之,李福再次召集諸將,把自己考慮說出:“諸位,現在南北皆敵,河北四戰之地,隻能奮發圖強,無懈怠餘地。我意出其不意,發展海軍。南京已不能作為大統看待,隻能虛與委蛇,成為購進物資通道。各位說一說吧。”
楊長史出列:“北方暫時無憂,清莽古爾泰、阿敏在黑龍江綏化自成一軍,不服豪格,皇太極據說已經昏迷不醒,生死就在旦夕之間;女真內部火並就在眼前。我軍可趁勢穩定隆化、承德、秦皇島一線,保證渤海海灣。南京陽奉陰違即可。”
趙洪生出列到:“王爺,西城基地,已製出蒸汽機模型,正在實驗,一旦成功,即可安裝在戰船,到時候一日千裏,大洋任我縱橫。唯一疑慮,請王爺安排千噸以上戰艦製造。”
諸將都認可附議,李福隨下令:“軍政中心北移至北平城,陳友德封平南將軍、邯鄲府尹,駐守邯鄲防備河南;馮保國府尹加封鎮東將軍駐守順德府,防備山東。李福崇將軍加封天津鎮守使,坐鎮天津衛,組建海軍;馮順德教諭在順德設國子監,培養學員;其它一應官員,移至北平府。”諸將轟然皆應。
奉旨稱王,氣運隨身。李福對多爾袞的好意惡心不已不願接受,靈機一動,把氣運灌注在昆侖鏡之中,頓時鏡麵流光四射;不一時李福腦海信息顯現:昆侖鏡,吸收能量完成,可開啟門戶二,一回歸地球,二未知高能世界。昆侖鏡在此世界吸收能量,已經恢複了初級能力,成了外掛金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