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玉巷(1 / 2)

楚朝,朔元三十年。

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

一場雨後,城西永寧坊的一座宅子裏,走出一位身穿青灰長袍、玉冠束發的青年男子。

男子名叫楊敢,生得高鼻鳳眼,長身玉立,手裏搖著把白折扇。

眼下是金秋九月,申時,天光長日,街市人煙輳集,車馬駢馳。

這時節,秋雁南飛,山楓豔紅,暑氣漸消。

楊敢走在街上,相熟的、或是有過幾麵之緣的人不免打趣,“這天兒也不熱呀,先生為何到哪兒都拎著把扇子。難不成,這扇子其實不是扇子,是件絕世神兵?”

就像初出茅廬的江湖小蝦,沒什麼名氣,但總背著一把兵器,這把兵器也有講究,若是神兵譜上的自然最好,往那兒一放,什麼都不用說,別人對你自然是尊敬有加,當你是祖爺爺一般供著。

但神兵譜的兵器,哪裏是那麼好弄的,天下有名氣的高手都緊緊拽著呢。

他們弄不來,因此挑選兵器時,專挑些又大又長的。

百步之外,瞧不清你的樣子不打緊,但你必須得讓他們瞧見你威風颯颯的兵器,好讓眾人知曉,你不好惹,是個會功夫且厲害的高手。

若是江湖中真正的高手,那就不一樣了。他們的兵器奇奇怪怪,看起來不顯眼,用起來的時候,眨眼就能挫骨剃肉,別提多厲害。

這扇子,莫非也是這樣的?

不過,先生是個文人,好像不會武功呀。

“門麵”。楊敢輕飄飄地吐出兩個字。

智者的門麵嘛。

有人回以禮貌一笑,有人背地裏吐槽——“呸,什麼門麵,不就是個說書的,豬鼻子插大蔥。”

在眾人不理解的目光裏,楊敢淡定地踏上玉階,進了那道掛紅綢結銀絲的月牙門。

這是一間三進院子,外看雕梁畫棟,朱瓦碧薨,內裏是地道的江南精致,小橋流水,曲徑回廊,春秋各自成景。

名“玉巷”,是京城數一數二的青樓,八苑十六廳,姑娘約有四、五十,皆是琴藝雙修,姿容豔麗。

青天白日,楊敢當然不是來尋歡作樂的。

“楊先生來了。”不肖守門的小仆傳話,樓裏的姑娘嬌嬌一邊喊著,一邊提著衣裙,歡快地跑下樓。

楊敢進了“春水廳”,就有人上來倒茶,遞單子問他要吃些什麼。

青樓嘛,還是數一數二的,不管做出來的東西好不好吃,首先價格上就得眼壓群樓。

畢竟,哪個男人來玉巷,是衝著吃飯來的,但你既然來了,不點上一桌,就顯得你摳搜寒酸,姑娘們自然也就不搭理你,伺候得也不盡心。

楊敢第一次來的時候,還暗暗將它與京城最好的酒樓“豐慶樓”對比一番,結果令他感慨了很久,食物比不上豐慶樓的十分之一,價格卻是它的二至三倍。

能到這兒來吃飯的,都不是正經人。

當然,他是個例外,因為——他不花錢。

“上回吃的冰糖肘子還不錯,再來個糖醋魚,魚要新鮮的,不新鮮聞著有味兒,我受不了。板栗燒雞,蔥燒海參……差不多了,太多我也吃不下。”

嬌嬌捂著嘴噗嗤一笑,“先生,吃太飽要犯困的,您可別待會兒又唬弄我們呀。”

“就是就是。”又有姑娘笑嘻嘻地跑過來,附和道,模樣嬌且俏,一開口便是吳儂軟語,身子酥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