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5章 三句話不離定國(1 / 2)

堂中的其他人聽到了這裏,對視幾眼,各有所想,大致有了猜測,從楊池的隻言片語裏,不難猜出其念。

而那孟青賓,坐於位子上,臉上帶笑,看著這堂中的一幕,抬手輕拍桌子,笑道:“這人呐,不能光把自己當成聰明人,其他人都是傻子,若真這樣想,那才是傻子。”

他的這話,看似低語,但其實聲音不低,在場的人幾乎都能聽到,不少人微微色變,心中暗歎。

“到底是前任宰輔,就是敢說!”

“還以為這孟青賓是過來給劉石背書的,畢竟這種事讓家中後輩來就可以了,結果親自過來,現在一看,分明是來拆台的。”

“不過,這話也就隻有他孟青賓能說了,那劉石到底是宰執,掌握朝政、執掌社稷神器,這是不容否認的,若是哪個學派的人說出他不喜話,這個力量不足以鎮壓百家,卻可以打壓一個學派,而朝廷龍氣也足以鎮壓一家道門,自然也能製約道門。”

“但孟青賓不在其列,這人本就是世家之人,而今那北地世家因當年定國侯所留經商、燒鍛等法,配合機關造物興起,早就成了工坊密集、商旅繁茂之地,孟家更是其中翹楚,聽說連定國侯的記名弟子,那華舍都是孟家之婿,掌管著龐大的產業和錢財,有錢有勢有人,占據北地氣運,本身就是劉石權勢基礎的一部分,劉石能如何?”

“這次有好戲看了,怕是不用我等先出麵了。”

頓時,在座的對視幾眼,都看出了彼此的意思。

果然,劉石聽到孟青賓的低語,眉頭越皺越緊,卻還是強壓怒氣,看都不看一眼,隻是盯著楊池,靜待下文。

若有選擇,他此刻肯定不會給楊池繼續說下去的機會,可既然號稱天下大會,又豈能閉塞言路,至少此時不行,隻能硬著頭皮、捏鼻子認了。

楊池則是正了正衣冠,對著劉石鄭重一拜,口中道:“還望劉相國能領朝中百官,請定國侯重新出山,天下蒼生望之久矣!”

劉石登時麵沉如水!

“果然還是這個!”

旁人倒也不意外,反倒覺得是順理成章的事。

正所謂不做不錯,邱言在位當權的時候,處處壓製各方,很多人都有怨言,就算是現在還無法釋懷的人都有,但就算是這樣的人,也不得不承認邱言手段了得,壓製各方之後,就能把事情辦成了,而且多少會將利益分與各方。

可劉石卻不這般認為。

“這是什麼道理?請出前任,這是當眾打我的臉啊!不是明明白白的告訴天下人,覺得我劉石做的不行,不如他邱言!他邱言不過恰逢其會,若我當時年齡正好,也能得先帝爺的賞識,豈能讓他專美於前?這就是生不逢時啊……”

心裏怒火升騰,可到底還有一點涵養,劉石耐著性子,壓下心念,跟著就眯起眼,問道:“蜀地真的是這個意思?”

這話中自有一股威嚴之勢散發出來,這也是最近幾年養出來的習慣,身居高位,喜怒不形於色,但一旦表現出來,就有雷霆之勢,旁人見了,便難免心生種種念頭。

隻是在座之人,都有氣運在身,或許顧忌朝廷,但在沒有太大衝突的時候,也不會真將他劉石就等同於朝廷。

甚至那人群中,還有幾人心生不快——

“這個時候拿臉色給我們,真以為自己是定國侯不成?他一怒,其他人就要過去認錯?也不想想自己到底是個什麼位格!”

在場的有不少道門之人,雖被龍氣略有壓製,但京畿周圍如今也有冥氣落下,影響了好大一片,使得那鎮壓之力不複從前,是以能略開慧眼,觀劉石之位格、氣運,也不過如此。

見眾人沒有露出誠惶誠恐的表情,劉石略有不快,卻也明白幾分,目光一轉,落在兩名中年文士身上。

這兩人氣態沉凝,麵貌有七八分相似,一看就知有血緣關係,而且身上有文思纏繞,眼底深處隱隱有光,這是文道有成、文心內斂的跡象。

這兩人,說起來也與邱言有過接觸,一名趙軌、一名趙軸,乃是親兄弟,都是進士出身,做過官,但並不得誌,那趙軌屢次被貶,而趙軸更是心灰意冷,辭官歸鄉了。

這一次,兩人之所以都被邀請過來,原因不在學識,也不在官位,而是由於背景——

他們正是那劍南蜀學泉佑書院的代表人物,身後承載著一個傳承許久的學派氣運。

趙家本就是蜀地大家,影響力不小,在學說文道上更是人才輩出,前有已故的泉佑老儒趙秉承,現在有著一門兩進士的趙家兄弟,與禮部侍郎周貫並稱蜀學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