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皇帝入冥,就是邱言過來相助,又有神人護佑,方使皇帝回魂,如今皇後、太後自然也將這些當成了救命稻草,等和大臣們做好決定,下一步就是要去往太廟祭祖,然後往天壇求神,希望那位被新近冊封的王爵神靈,能夠再次伸出援手。
這也能看出來,皇帝實乃宮中支柱、主心骨,哪怕太後平時再有威嚴,能抑製住皇帝的某些心思,可碰上真正關係天下命運的轉折,還是會有失措之舉,便比如現在,這太後就有些後悔讓這些臣子知道皇帝已然歸天的消息了,又開始患得患失,是否應該再說出一套說辭,萬一皇帝事後醒來,才不會引起混亂。
不過,說到底,就算是太後也明白可以不可再的事情,之前一次皇帝歸天,滿是蹊蹺,就算她一個婦道人家,也能看出其中的詭異之處,知道或有隱情。
可這一次皇帝逝去,早就有了先兆,這皇上的身子骨如何,太後與皇後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才會下意識的沒有阻止消息的傳播,可縱使抱著萬一之念,她們也不願意放過任何一點機會,這才奢望諸臣子在知曉之後,能有什麼幫助。
上一次,李坤在入冥之前,就提到了邱言的名字,而邱言也在城中,是以太後還能從容處理,將消息攔住,連最為關鍵的幾名大臣,都沒有告訴。
可現在,李坤無聲逝去,沒有留下隻言片語,而邱言也不在京中,如此一來,太後與皇後為了要達成目的,就不得不借助其他人的力量,最為首要的目標,無疑便是手握權力,協助皇帝治理天下的眾臣。
連那黑麵相公王甫,之前失了權勢,但在李坤感到自己身子越來越差了之後,也是重新將其請來京中,明眼人都知道這是要委以重任,有托孤之意,但誰都沒有料到,還不等皇帝說出口,事情就發展到了如今的地步。
但皇後、太後卻是知曉此事的,才會將他與馬陽、張鏈這樣已經不再為相的老臣也叫來,其實也是在繼承李坤原本的意思。
不過,她們並不知道,如今在場的眾臣中,卻也有很多人不想讓邱言有插手的機會!
如許應一、蔡闕等人,已然將皇帝歸天,新君登位,當成了一次機會,而且這次的時機可以說是恰到好處,正好就是邱言不在京中的時候,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他們當然是想要好好的發揮一下,所以在低聲交談之後,就都盤算著如何將利益最大化,尤其是借助那“遺詔”的機會,讓自己的派係和勢力,能得到最大的好處。
更不要說,之前他們與那天罡地煞賊合作的事情,其實已經被邱言透露給皇帝了,最近一段時間,他們的外圍勢力,被皇帝以貪腐、擅權、屍位素餐等借口,一一拔除、掃蕩,可以說是凶險異常。
按著正常的順序,一旦外圍的爪牙被拔除幹淨,那縱然是宰相、宰輔,也要成那無牙的老虎,皇帝隻要尋得一些借口,就能拿下,便是不能治罪,可也要失了仕途前程,從權力巔峰跌落穀底,往往要經曆諸多落井下石、牆倒眾人推的事情。
可現在,皇帝突然身死,對於許應一和蔡闕等世家代表而言,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給他們打了一劑強心劑。
其餘的大臣,比如那王靖、耿赤,乃至孟青賓、徐進、岑帛等人,同樣也是這般念頭,他們在經過最初的悲傷後,心裏所想的,便就是利用這次機會,讓自己所屬的勢力,得到好處。
在這個時候,又有幾人會願意讓其他人再伸手進來?更不要說去考慮將邱言叫回來了,就算是孟青賓這樣與邱言交好之人,也明白如今讓邱言過來,未必就能有什麼幫助,反倒有可能讓局麵更加混亂。
更何況,邱言就算趕回來,一時半刻也是無法抵達京城的,遠水解不了近渴。
但他們卻都沒有計算到,對於太後、皇後這樣或許有著心機,也知道如何執掌權力的婦人,對於局勢的看法,和他們有著天壤之別。
對於這兩位而言,天大的事情,都沒有讓皇帝重新睜開眼睛來得重要,所以在眾臣各動心思的時候,太後的一句話,讓他們全部愣住了——
“諸位都是皇帝的肱骨重臣,如今出了這麼大的事,還是要靠你們穩定人心,另外也要將邱尚書盡快召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