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獄文網的建立,算是一次意外。
邱言來到血獄的目的,本來並不是要傳播人文神道,而是要將皇帝之魂救回去。但在這個過程中,他接觸到了被困血獄的百家大儒、宗師,這才有心一試,並在聖賢意誌的推動下,構建了這張文網。
不過,這張因意外誕生的文網,很快就被證明並非多餘,其價值之大,可謂不可估量,被邱言視為構建人文神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時間的推移,血獄文網的重要性越發體現出來,與東華文網呈現互補跡象,那東華之地,人文鼎盛、學子眾多,更有億萬黎民,皆可算是人道基石,足以讓文網急速擴張,獲得最廣泛的人道基礎。
與之對應的,血獄之地環境惡劣,文網擴張的也不迅速,最近幾年中,新近與文網相連的血獄魂體數目堪稱稀少,和東華相比,人數居於絕對劣勢,最為核心的部分,其實隻有幾千人。
但是,東華之地的人道基礎雖然廣大,能與文網相連的人數急速增加,但正像前文所提的那樣,真正掌握文思與人道精髓的人,輕易不會踏入文網之地,即便與人文之網相連,也不會乖乖遵守規則,而是仗著自身的文思境界,在文網中橫行,如此一來,文網真正能夠積累的學識和知識十分有限,學問層次也不深入,更不會有多麼高深的東西。
相比較而言,人數更少的血獄文網,有著根本的不同,血獄文網融合的意誌與學識,最初就是由諸多在世聖賢般的大儒、宗師貢獻出學識構成,因為他們本就被囚禁在血獄,難以擺脫禁錮,似乎隻有永恒囚禁,直至意誌消亡,文網的誕生,使得他們的意識有了超脫的曙光,學派學說亦可以傳承下去。
在這種思想的驅使下,諸多大儒、宗師幾乎毫無保留的將自身所學融入文網,論學識本領,他們本就遠遠超過尋常之人,普通的學子、士子哪怕聚集千萬都是比不上一名大儒的,原因就在於前者是走著前人道路,後者卻是開辟道路。
這些學識彙聚起來,積累之雄厚,超乎常人想象,一旦與東華文網相合,必然會在東華大瑞發揮出難易測度的威力來。
更何況,文網隨後接收的諸多魂體,都是在百家大儒、宗師的主持下,一個接一個的被接納意識進入文網。
血獄步步凶險,不能如同東華那樣擴張,文網在東華的傳播方式,是覆蓋一個又一個區域,靠著邱言流傳出的“知行之法”為鑰匙,讓有心人自行步入文網,可在血獄,全然不是這樣,更不可能這般行事,因為一不小心就會暴露。
所以,血獄文網隻能去尋找一名名適合接入文網的魂體,這樣一來,血獄文網的擴張,其實是靠一個接一個的新融魂體,自然進度緩慢。
一個是由麵及點,一個是由點及麵。
不過,魂體在死後被拉入血獄,本就代表不凡,就算沒有大儒成就,不見秩序加持,至少也是開辟一道、凝聚文心的人物,若在陽世,足以給一方書院做傳承,也是以一擋千百的層次,融入文網後,自是讓文網積累水漲船高。
眼下局麵,就是東華文網的人道根基廣泛,而血獄文網積累高深,兩者若能合一,立時更上一層樓。
因為星空與時空的阻隔,暫時需以士林世界為中轉,在兩道文網間進行轉移,想要真正讓兩者相連,按照複合意誌的說法,就需要本源之物的存在,同時,本源之物亦可助血獄文網從外來之概念,轉變為本土之物,從而躲過被血獄神通之士滅絕的危險——
這個危險,已近在咫尺。
古老猩紅意誌的一道諭令,令大半個血獄都動蕩起來,勢要尋得文網蹤跡,現在已經暴露,即便是精神層麵的事物,被找出來也隻是時間問題。
一切的關鍵,就在於本源之物,有了此物,文網落地為安,就算被找出來,也不會被徹底破滅,甚至還有希望將兩網跨越時空的融合在一起,扭轉局勢!
“本源之物!內外剝離!”
轟隆!
真空星光凝結成一束,挾著邱言的種種思緒、前後因果衝擊出去,這血獄文網的安危,皆在此光之中。
光束徑直刺入洶湧澎湃的黑影!
黑影廣大,已然擴張到一眼看不到邊際的程度,邱言碰上此物前,他便吞噬了本源之物,其中一大部分都被消融、消耗,但還有殘留,隻是這點殘留相對於整個巨大的黑影而言,占據的地方很小,似在草原上尋找一根針,換個人來,都未必能夠成功,蓋因那些本源氣息,幾乎都被掩蓋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