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這樣的想法,敖外心神陡然一震,接著龍魂疾飛,落回身軀,立刻就有種大夢初醒之感!
………………
同一時間,在承旨司司衙的後房,邱言伸了個懶腰,緩緩從躺椅上起身,左右一看,地上寒氣已消,再往窗外一看,天色早已暗下來了。
“井龍王透露了這許多信息,不可能不付出一點代價,他做出這些,又輕易讓我回來,除了興京龍氣護持的緣故之外,還有放長線釣大魚的打算,這樣也好,正好相互利用,互惠互利。”
“另外,他能知曉這些隱秘,大概不是透過東華神道,這東華神道我雖接觸不多,但有著劍南神道的經驗,多少能推而廣之,那天庭神道的神靈,並不知曉這些,就算有所涉獵,也是一鱗半爪,更不可能輕易透露出來,所以,這井龍王消息的來源,也十分值得推敲,是不是和龍族隱秘有關,若是有機會,還要從敖玲那邊探探口風。”
“最後,冥土之外的說法,也算是讓我開了眼界,理清了思路中的些許疑惑,也許可以整理出一些個體係了……”
雙腳落地,邱言動了動雙手和肩膀,發出劈啪聲響,往前一看,看到大堂中已經亮了燈,這個時間,尋常人家不會點這麼早的燈,對他們而言,就算是燈油也是筆不小開銷,那蠟燭更是不要說了,能省就省。
不過,在樞密院中,所用的都是公款采購,自是沒有人顧忌很多。
這種行為,邱言並不提倡,也沒有禁止,一方麵,他現在治理甚嚴,堪稱苛刻,動輒撤職,早讓人噤若寒蟬,連細節都過問,就有矯枉過正的嫌疑了,另一方麵,若是管理這種小事,雖然合法,卻不合情,有刻薄寡恩之嫌——吏員忙於公事,天晚不能歸,上官卻連點燈這樣的小事都要計較,說到哪裏,都不會好聽。
“經營神道上,其實也是同樣道理,不能事無巨細,都用神律約束,要給予信民一點犯錯空間,讓他們能得救贖,能有悔改,說不定更為長久,延伸到學術上,也大有可為,這知行之道,本就需要不斷嚐試,必然就有對錯之分,對固可喜,錯卻更要加以引導,而不是一味的指責、謾罵,這不是長久之策……”
想著想著,邱言的思緒,就從龍宮之行的反思中跳了出來,轉而思索起知行之道了。
半晌之後,他長舒了一口氣,露出一絲輕鬆的表情,這是心裏的念頭理清,也靠著神靈身的算力,總結出了體係、說法。
“從眼前的小事中思索、發現,也是知行之道用來格物致知的重要法門,在將來的著作中,要把這一點作為方法寫下來,不過,單純舉身邊的例子,難免讓門徒流於辯論,所以還要進一步加深,然後衍生種種,我在那學術戰場上,觀想出了諸多事物,不妨就以此為契機,作一圖鑒,來講述自小事和身邊,發現足以改變氣運之物、之事的道理。”
想著想著,天色漸暗,夜色降臨,有吏員要去提醒邱言,但見到他沉思的模樣,不敢輕易打斷,隻好退出。
待得時辰不早,司衙中的官員、吏員散去,後屋的燈也還亮著,午夜之際,邱言更是研磨提筆,將種種念想迫不及待的記述下來。
而後,城中的大儒和宗師,便驚訝的發現,這城中氣運、文思,劇烈波動!這一下,自然又有不小風波,引出許多故事,但瑣碎之事,便也不記。
卻說一夜無眠,書到天亮,一本空白書本,已然被邱言用去大半,都是一氣嗬成。
將筆擱下,他心裏一震,在冥冥中感到了一團氤氳,其中有經義、學識、道理、方法等等流轉。
學說氣運!
在龍宮時,邱言就已然有所接觸。
這團氣運,代表著邱言的知行之道,還很微弱,漂浮虛空,和之前相比,未見多少變化,但邱言作為創建者,卻能感受到一點凝實。
除此之外,他更在氣運周圍,察覺到了更多的氣運氤氳,似乎隨時可能蔓延過來,將這一小團學說氣運,鯨吞殆盡!
“那是其他學派的學說氣運!”
邱言眯起眼睛,意識到了凶險。
“學說新成,若不盡快鞏固,容易被人分而食之,甚至移花接木,將我的學說,嫁接到其他學派上,榨取營養!這在學說戰場時,就有所演變!看來,是時候去往國子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