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時間,寄托之念途經劍南城,更有道精純意念衝天而起,源自於城中一名胥吏,名為楊池,乃犯官之子,領悟了神打之法,解救了危局,從而對灶公越發虔誠,經過諸多波折,而今也有了一定名聲。
卻說過了劍南,寄托之念已化江河,滾滾向北,沿著邱言北上路途前行。
這路上有邱言留下諸多痕跡,飛虹橋、風裘等物,有曾托夢沿途,造就灶公之名,更隱隱將火正的信民念頭也給牽引過去,使得寄托之念越發雄渾。
不隻是灶公祭祀所在,心魔身留下的諸多碎片,潛藏眾人心中,其中就有番人王子,其人已然歸國,遍曆屋脊之地,那其中的地理景象亦有涉獵,順著心魔牽引,也化作一念飛出。
那屋脊中央,一道蒼龍之氣若隱若現,抬起龍首遠遠眺望。
更有東都、興京的城池意誌跳動,隨龍氣而變,投影出城池形狀,各自分出一道,朝著草原而去!
甚至於,邱言所的書作、畫作,流傳各方,彙聚眾人之念,也都顯化出一點地理景象,連齊魯之地的天罡地煞大寨裏,都有意念寄托向北寄托。
這些意念,從大瑞各地升騰而起,由龍氣牽引,緩緩勾勒萬裏河山,隻是不及寄托之念中清晰,隨後前赴後繼的朝草原呼嘯而去!
草原上風起雲湧,黑龍龍氣淩空翻滾,三水氣運相連,諸多部族、奴隸氣運顯化,各處地理景象接連浮現,化作道道人念,朝一處綠洲彙聚!
那裏,一道散發光芒的氣柱通天徹地!
柱前,聚集不少道門之人,為首兩人,一人年齡不大,隻有三十多歲,但眼中滿是滄桑,另外一人則是須發皆白,仙風道骨。
兩人領著眾修士,駕馭法寶、遁光,掐動法訣、道術,集合眾人之氣,彙聚成一個巨大的鋪蓋,想要蔓延過去,但一大部分已被氣柱擊得粉碎!
氣柱底端,正有一人佇立,儒衣薄衫,手持一根石質節杖。
柱後,散著幾千人,人人都有氣運顯化,交纏、變幻,升騰起來,聚在氣柱!
高空,兩條神龍徘徊,灑落無形威壓,將修士氣運所成鋪蓋擠壓、壓縮,近乎破碎!
見此情景,為首兩名修士引領眾修之念,苦苦支撐,卻已經有了難以為繼的跡象。
很快,滄桑男子道:“這麼下去可不成,定春子前輩,不如暫時退去,這邱言太過邪門,眼看我等勢大,竟能激起兩方龍氣,也不知是如何做到的!”
須發潔白的老人搖搖頭道:“我等彙聚諸多同道之氣之念,破了此寮軍勢,又靠那圖閬青壯的血祭,方能壓下人道秩序,這樣的機會,不會再有第二次了,須令他與原本分開,不然終究隻是虛妄,至於日後歸屬,再尋他法……”
話未說完,他就從懷中取出一個葫蘆。
“這是?”那滄桑男子見物一愣,“前輩連此物都要動用?”
“不錯,此時不拚,更待何時?”那老人歎息一聲,將葫蘆當空一扔,其中立刻就有一陣陰冷銀光乍現,自葫蘆嘴噴湧而出!
滄桑男子見了,心有所感,一咬牙,捏起印訣,袖中飛出一節竹劍,淩空一轉,化作七十二柄,展開為劍陣。
銀光與劍陣融入鋪蓋,登時就有損毀跡象!
二人身後,氣運、意念相連的眾修心有靈犀,都知到了拚命時刻,各自掐動印訣,釋放壓箱底的法寶和功法。
轉眼間,五光十色疾飛而起。
近乎破碎的鋪蓋立刻氣勢大漲,有了一絲反擊跡象!
氣機牽引下,氣柱中的邱言眼眸一動,這時,風起雲湧!
從四麵八方彙聚而來的寄托之念齊聚,化作層層疊疊雲層,旋轉著直落下來,帶動狂風!
北風呼嘯!
轟隆!
雷霆起,蒼穹動,八方景,隨念落!
念融邱言之身,灌注右手,毛筆憑空而成,包裹飛出一卷白紙,當空一甩,毛筆筆尖點在上麵。
叮!
清脆聲響中,無形漣漪擴散,掠過四周,氣柱後的幾千人心頭一動。
人群中,冉煉感到自身的念頭有了點變化,好像泛起光澤,再看那通天徹地的氣柱,感悟自生,不由感歎起來——
“這兩個月的曆程,真是做夢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