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凱旋訊入京,龍患初露跡(2 / 2)

這一點,有瑞以來,並不鮮見,在王甫開啟變法後,更是比比皆是,不過,他們所選的典籍多數還是古人、先人的著作,那四書五經裏的語句,都被用不同的方法解釋,來達成目的,從而符合自身的說法,時人稱之為“六經我注,我注六經”。

用六經的話語,來給自己的主張注解,為的就是占據正統。

和古人的典籍比起來,今人典籍因為還未傳播開來,其實更易著手,日後典籍深入人心,自己的主張,當然也就根深蒂固了。

但這個人選,同樣難以抉擇,當世書就典籍的,最為著名的人物,當屬陳氏兄弟,這兩人論輩分和地位,絲毫也不弱於王甫、馬陽,盡管新舊兩黨都試圖拉攏兩陳,並適當的扶持理宗,但幅度卻不敢太大,原因就在於兩陳也有自己的主張,一個操作不當,就會尾大不掉,把一個新的對手喂養壯大。

更何況,兩陳弟子眾多,遍及朝野,本就是一個不小潛在勢力,隨時可能趁勢而起,新舊兩黨又豈能放心,所以邱言成就典籍的消息,就像一抹甘霖,讓他們有了新的選擇。

和兩陳比起來,邱言無論是年齡、資曆還是弟子門人勢力,都居於劣勢,即便王甫與馬陽視之如後輩,但在利益集團的促使下,還是難免要起利用之心。

如此一來,朝廷上的三大勢力——

皇帝、變法派和保守派都急於找回邱言,迎回那部典籍原本,表現出來的,自然也就是整個朝廷的意誌了。

與此相比,三水通使反倒次之。

在這種局麵的推動下,邊疆軍鎮也都接到了命令,讓他們尋找邱言,一旦有了蹤跡,立刻就要回報。

這些事,楊眾心裏也很清楚,而且因為家族背景,他知道的比麵前謀士還要精確、具體,知道那京城因邱言的一部典籍,早就暗潮洶湧,連很多超然之人,都隱隱露出了身形,幾位親王更是有所行動,以定王為首的幾王,甚至通過隱秘渠道,聯係邊將!

這些都是朝廷和皇室非常忌諱的事,由此也可見影響之廣,也難怪定昌軍的謀士會沉不住氣,一見到邱言,就忙不迭的發出了消息,爭奪功勞。

想清楚了這些,楊眾還是用言語敲打了那謀士一番,隨後又道:“當務之急,是要先尋回邱修撰,當然,也要搞清楚前因後果,遣人去傷兵營詢問,順便將兩位郎中先生請來。”

詢問的結果,很快就讓楊眾明白了原因,看著手上那本被髒汙書冊,他翻了幾頁紙後,神色越發凝重,沉默了好一會,才歎息一聲道:“從前誤會了他,須得為其正名。”那聲音裏,已經夾雜了一點沉重。

隨後,又看了一眼封麵上的題字、定名,楊眾就讓人將這《北疆誌》收起,跟著便令人繼續去尋邱言。

但這命令還未下達,地麵忽的震動起來,有“篤篤篤”的聲音從遠方傳來,好像密集的鼓點,連綿不絕,越來越響。

楊眾聞聲色變,知道又有大批騎兵靠近,正想為何無人來報軍情,帳外已有傳令兵疾奔而來。

“騎兵統領,侯爺凱旋而歸!大勝!”

………………

“好好好!好個肖嵐!這一仗當真打出了我大瑞的威風!乃開國以來,對草原從未有過之大勝!”

待得定昌軍凱旋的消息傳回興京,李坤一拿到戰報,就忍不住大笑起來,興奮到了極點,滿臉通紅。

“擊潰左賢王,斬敵兩萬,俘虜三萬七,救出三千中原子民!好啊,朕自登基,當屬今日最喜!”李坤說了好一會,又吩咐起來,“著兵部將戰報統計出來,擬定獎賞,決不能虧待兵將!要論功行賞,不可有一點疏忽!”

正在聽其吩咐的兵部尚書連忙點頭,跟著想了想,還是道:“啟稟陛下,邁山侯上的折子裏,將首功定在了邱修撰身上,這個……”

“邱言當然算是首功!”李坤聽到“邱修撰”三個字,笑容更盛,但臉上的神態,卻有些不對,隻是旁人因其喜氣,一時間竟是沒能察覺,“殺左賢、絕三聖、傳戰機、通三水,這一條條哪個不是大功?你們不要有什麼想法,這次軍勢大盛,朕……”

話還沒有說完,這位大瑞至尊的身子一晃,跟著仰頭就倒!

“官家!”

“陛下!”

“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