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陰冷縈繞於身,義理迷惑在心(1 / 2)

“……這些就是義理稻,種下去沒有多久便生異狀,當時就有人說難以成活,可朝廷不會聽庶民之言,幾次反駁,引得官府強行彈壓,連耕作時都有胥吏在旁監視,釀成今日苦果。”

邱言走在地頭,耳中聽著前麵引路人的話,陷入沉思。

在他提出要求後,起義軍的首領王勝,先是有些猶豫,但還是下了決心,派了幾人領著邱言和兩名侍從,前往寨後田地。

這一路上,邱言和帶路的人交談,又不時與兩名侍從說話,慢慢掌握了信息。

原來,他這個大司農的職位來的很是突然,是原本的大司農,因突然爆發的起義,被梁國國主問責,下了大牢,不日斬首,不過官職不能空懸,這才落到邱言頭上。

至於那義理稻,他也已經從兩名侍從的口中知道了大概,知道是鄰國傳來的稻種。

這種稻子產量極大,而且收成後,得到的義理米顆粒渾圓,口感甚佳,作為主食,還能提升思緒,讓人更加聰慧。

梁國國主本來並不在意,但一年前,宮廷裏來了個名叫張秦的士人,能言善辯,甚得國主喜愛,這人適時提出讓梁國改種義理稻,被國主采納,這才有了後麵的事情。

摸清了大致局勢後,邱言隨幾人來到地頭,看著田中綠油油的一片,皺起眉頭。

這些被稱為“義理稻”的稻子,成片成片的倒在田中,散發出衰敗、頹廢的氣息,隱隱有著死氣。

“倒伏的這般嚴重,可是要去了一大半的收成。”邱言歎息了一聲,他對於農桑了解不多,卻也知道倒伏影響收成。

引路的人裏有個五十多歲的老翁,臉上滿是皺紋,聽到了邱言的感慨,頓時愁眉苦臉的說道:“這還隻是開始,再過些日子,就不隻是倒伏了,那是要全部死絕的!”

邱言聞言轉頭,開口說道:“老人家此話可有憑證?據我所知,倒伏雖影響產量,卻也不至於顆粒無收。”

“大人,你是不知道北邊幾國的事情啊,”老翁歎了口氣,“如果不是出了這檔子事,王勝他們何以揭竿而起?”

“北邊幾國出了何事?”等老翁抒發了感慨,邱言這才詢問起來,從剛才侍從的話中,邱言大致判斷出來,這梁國並非一個統一王朝,周圍還有不少小國,如那傳來了義理稻的宋國,就是其中之一。

老翁一臉悲戚的道:“老頭有個遠親,其人是個遊士,曾北上諸國,所以知曉一些他國見聞,聽說這移栽義理稻,並非隻有梁國在做,那鄭國、衛國、魏國等,前幾年都栽種了此稻,可其中的大部分沒能存活,先是倒伏,最後絕收,導致赤地千裏、餓殍滿地!”

“哦?”邱言麵色微變,“既然如此,老翁何不與官府明說?又或者找來一兩人證,好增加說服力?”

老翁聽了這話一愣,露出愕然之色,過了一會兒才道:“大人說笑了,老頭一介白丁,那些士大夫怎麼可能相信我的話?我等佃農,連靠近官府都不容易,更不要說去報官了。”

說到這,他又道:“要說報官,這義理稻的事情,也傳了不少國家,連那宋國的不少人都心知肚明,最後不還是種了麼?若非宋國有大賢,恐怕也難以成活。”

“老人家,聽你這話的意思,義理稻成活不易的事情,早就傳遍天下了?那宋國也曾受害?”

聽了這個消息,邱言心中一動,麵前的景象再次虛幻起來,如夢似幻,但隻是一瞬,就恢複原狀,可邱言卻清楚的感到,一股陰冷、混亂的氣息,縈繞身邊,似在伺機而動。

心火跳動,感知籠罩過去想要探查,但堪堪就要接觸,邱言心底突生警兆,察覺到了陰冷氣息中的一抹漆黑,知道一旦觸碰,意識很有可能要沾染異物。

“難道是罪孽、詛咒之流?”

泛起一個猜測,邱言耳中突然響起一個微弱的聲音。

“嗯?”他凝神一聽,分辨出來是陳井的聲音,不過模糊不清,聽不出所言何事。

搖搖頭,又詢問了老翁兩句,邱言隨後走下地頭,蹲在地上,伸手去摸稻子,放出感知探查,隻是感知一觸碰到稻子,卻好像碰上了一個漩渦,拉扯著自身的意識,想要吞沒其中!

心火一震,意識歸位,邱言站起身來,臉色凝重。

“不管眼前的這一幕是幻境,還是真實,但處處詭異,不同尋常,剛才能聽到陳井的聲音,說明並非再次穿越,而且神魂尚在,說明修為未失,排除種種可能,餘下的那一個應該就是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