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元軍進攻濠州城,雙方大戰一場,郭、孫二帥雙雙戰死,義軍戰而勝之,而元軍敗退且部分俘虜五千餘人。
全軍白衣素鎬,郭麒麟沒了一個父親,沒了一個靠山,為了表現自己的忠孝之心,哭得可是感人肺腑啊。
“少帥,請節哀順便啊!”朱元璋談道。
“元璋兄弟,往後愚兄要仰仗你多多扶持。”郭麒麟搭著朱元璋的手站起身來說道,自己的父親剛走,這郭麒麟就想爭奪帥位,不過朱元璋手下的將領卻是不幹。
祭台之下,一將領走了出來抱拳說道:“朱將軍,孫部所有弟兄商量之後決定,懇請將軍接納。”
“太好了,咱們本來就是一家兄弟,從此以後再也不分彼此了。”朱元璋應道,而郭麒麟看得是牙癢癢,朱元璋本就威望高,如今萬餘孫部將士盡歸朱元璋所有,不是聲勢大震。
“兩位大帥的在天之靈聞次,必將不勝歡喜呀!”郭麒麟假惺惺拱手對天道。
“稟公子,我部弟兄還有一事不明,還請公子將軍明示!”將領說道。
“請講”
“郭大帥的帥位是由哪一位來接掌?是郭公子還是朱將軍呢?帥位確定之後,也有個上下呀?”將領繼續問道。
朱元璋轉過身看了看郭麒麟,兩人對視片刻,沉默不語。而徐達看到,立馬出言:“那還用說嘛!我大哥原本就是郭部的副帥,濠州三萬多的弟兄,有兩萬多是我大哥帶出來的,因此,應該由我大哥接掌帥位。”
“對,由我大哥接掌帥位。”湯河常遇春等將士紛紛言道。
“住口,元璋願聽公子尊意。”朱元璋喝道,轉身對著郭麒麟說道。
“我與朱元璋都是同門兄弟,不論誰做主帥,都要遵從父帥的遺誌,無愧義軍大業,兄弟們說是不是啊。”郭麒麟說道。
“公子說的是。”朱元璋拱手稱是,現在一沒義軍名義上小明王的旨意,二沒郭大帥的遺言,這會兒名不正言不順,但是濠州基本是都是朱元璋的人在掌控。
“至於究竟由誰來接管帥位,那就隻有等候明王的意旨了,明王乃天下義軍共主,頒旨由誰來接管帥位,那就是誰,我等不可擅行廢立,自作主張。”
“公子說的是”朱元璋應道。
朱元璋早就看出了他的蛇蠍之心,卻沒法揭穿他。因為,他是郭子興的親生兒子,而朱元璋隻是一個義子,不能和他爭位。
眾將士隻能等候小明王的旨意,郭麒麟卻是先一步命人去小明王那請旨,說是讓郭麒麟自個兒領濠州城元帥帥位。
這日,朱元璋正和徐達倆人正在大街上逛街,巡視濠州城。湯河趕忙過來稟報元軍俘虜在鬧事,元軍部分分為兩部分組成,一是由蒙古各部族成軍稱為蒙軍,二是由漢人組成稱為漢軍。
“上位,我們前些天抓的五千名降軍怕是不穩當啊。”
“怎麼了?他們不降啊?”朱元璋問道。
“降是降了,說是提心吊膽。”
“他們怕什麼呀?”朱元璋道。
“怕我們效仿項羽,坑秦三十萬名降卒。”
“走,我們去營裏看看。”說完趕到軍營,便把降軍將領陳野帶了上前問話。
“罪將,陳野,叩見大將軍”說著單膝跪地道。
“看口音,你也是漢人哪?”朱元璋問道。
“在下陝西漢中人氏,我所統領的弟兄也都是漢軍。”陳野回道。
“那好,那咱們就不用見外了,說吧你有何顧慮?別怕,起來說吧。”
“我等歸降之後,時有義軍在營外怒罵,說要把我們所有人砍頭祭靈,為死去的大帥報仇。”陳野回道。
“誰敢動你們一根手指頭,咱絕不寬恕他。”
“大將軍,您瞧,這外麵就是亂墳崗子,我們腳下就是私人骨頭,城裏的營房確實是住滿了,隻好委屈各位兄弟,在外麵露宿了。”陳野道。
“軍營滿了,還有民房呀,那不是擾民嗎?陳兄弟,義軍跟元軍還是有區別的,”
“大將軍,你們真的不會處置我們嗎?”陳野問道,主要是這個陳野有點怕死,怕有義軍害了他。
“這樣吧!陳兄弟借咱一樣東西。”朱元璋說道。
“請大將軍吩咐。”陳野拱手回道。
“請你借咱一葦蘆席,今晚咱就睡在你們中間,當你們人質怎麼樣?”朱元璋問道,湯河連忙勸阻,當晚朱元璋和俘虜們共處一室,令降軍大為敬佩,人心盡附。
翌日,小明王意旨到了濠州城,郭麒麟朱元璋等將領跪地聽旨,便有人宣讀道:“奉天承運,明王諭旨,郭麒麟舉義多年,忠勇蓋世,足堪大任。著其繼任濠州主帥,賜帥禦製帥符一尊,統領安徽各路義軍,此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