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少年的家鄉(1 / 1)

一條長流河從村間流過,作為村裏唯一的水源地,被村裏保護得很好,隨手淘一瓢就可以入口解渴。

村子東西長度不長,從村東頭到村西頭也就十幾裏地,但村裏麵積卻很大,主要是山多,典型的六分山、兩分地、兩分河。

村長趙老四一直以來都很糾結,糾結村裏麵的單身漢問題得不到解決,而村裏的大姑娘幾乎是外嫁的。這也怪不得人家女孩子,因為村裏實在是太窮了。現如今年輕人在外打工,女孩子有機會有緣分的都在外麵找了,而男孩子們即便是在外麵打工找了,但也不敢帶回家鄉。

也曾有幾個過年帶回來的,往往住不到年初二就偷偷的跑了。從其中一家帶回的女娃口中,村長了解了個一二,那家女娃不願意留在村裏的原因盡量是沒有通網絡、洗澡還得自己燒熱水、逛逛超市來回得一天、最可恨的是來大姨媽得提前好幾天去備好姨媽巾,這的確是為難過慣了城裏方便快節奏生活的姑娘了。

村長也倒是有心,將姑娘反映的種種“罪狀”記錄在他那本發黃的本子上。這本子是當年打遊擊時候,當兵娃送給他的,因此他疼愛有加,還包了個報紙。

“等過完年,看來我得去趟鄉裏,找找鄉長想想辦法,給俺村裏的這幾樁事解決才行”

村西頭,也就是離村口最遠的地方,兩間一層樓和一間兩層樓挨在一起。外牆上排滿了瓜藤,遠遠看去猶如一個“方”字,這家住了三口人。當家的是父親,名叫司馬匡,村裏人多喊他司馬光,到底小時候有沒有砸缸,那隻有司馬匡自己最清楚了,別人都這麼喊他,他倒是也沒有多少的怨氣,村裏人多很忠厚老實,誰沒有個外號呢!

女主人,典型的農村父母,也沒有多少文化,大家都稱呼她安仔媽。漸漸地,有時候村裏來人登記什麼的,她都要想一下自己的大名。

司馬匡和她老婆有一個兒子,今年24歲,因為家裏隻有一個男丁,而且還是獨苗,兩夫妻對孩子很愛戴,什麼事情都不讓他做,可以說是掌中寶了。

在給兒子取名的時候,夫妻兩人據說,趕了一天的路,到集市上讓算命先生給算的。算命先生說孩子這一生會有一番大作為,規劃得好將會前途不可限量,否則會有天災降臨。正所謂凡事必有正反兩麵,在經過算命先生一番掐指後,認為唯有“安”字能壓得住邪,於是給孩子取名為“司馬安”。

司馬安出生後家裏對他像對待寶貝一樣,含在嘴裏怕融化了,捧在手裏怕摔碎了,簡直就是掌上明珠。除了上學,其他事情基本上都不讓司馬安幹。每年農忙放暑假,家裏收割很忙,夫妻兩個人實在忙不過來,也不讓兒子下地幫忙,又不能看著莊稼爛在地裏,就花錢雇了村裏人幫忙幾天,於是村裏人私底下都喊司馬安為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