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一 故事的曆史背景(1 / 2)

有人要我介紹故事的背景,我大體說一下。

上古傳說,天地原有十三重,每重天地間各不相通。

上古時期有一個修練虛實之術的人利用虛空幻境往來於各個天地間,無意中打開了一個連接十三重天地的通道。

各個天地間的人和物各因其獨特屬性,彼此維係著各個世界的基本平衡,到了其他天地間不是無法生存便是變得異常強大。一些不甘於平庸的投機者冒著生命危險進入其他世界,因而,在各重天地間皆有很多外來者因其強大的屬性被封神。

人們習慣上稱這些外來的神為舊神,舊神之間爭鬥不斷,強大的能力最終打破了世界的平衡,十三重天地就要坍塌。

舊神被迫返回自己的世界,十三重天地間的人也被迫聯合起來,選出十三名最強大的修行者敬奉為守護者。守護者以自身為載體,布下分隔世界的守護結界,斷絕各重天地間人們的往來,穩住了世界。從此,各重天地間再無交集。這便是最初的混沌之戰。

七域是十三重天地間的一個世界。人們將七域的曆史大致分為:混沌之戰、邪神滅世、救世主救世、眾神崛起、惜憶王南下、神域之戰和近世七個時期。

雖然七域有記載的曆史最遠隻可以追溯到混沌之戰,但七域真實的曆史要更加古老。

七域的北方有一條河流,人們稱之為鴻河。沒人知道古老的鴻河發源於何地,曾有無數求知者試圖穿過神域西部的無盡之地,但窮盡一生,也未能走到鴻河的源頭。

從有曆史記錄以來,鴻河之上就有一個巨大的結界,分隔鴻河兩岸的世界。沒人知道這結界從何而來,也未曾有誰有過這樣強大的神力來施放這樣大且如此持久的結界。

鴻河之上,橫跨著一座古老的城池,是貫通鴻河兩岸的唯一通道,同樣沒人知道這座城池建於何時。混沌之戰時,野蠻的黑龍族占據此城,居住下來。

鴻河以南,是廣袤的土地。舊時因各地生活的人種族不同大至分為七部分,故稱七域。

混沌之戰後的數萬年,七域各地種族不斷發生戰爭與融合,各域的區分與界限早已模糊,舊時的地域之名早已不用。唯有西部的高地曾是眾神的居住地,聖殿遺址尚存,故仍稱神域。

七域的中西部有一片巨大的沙漠,活人與亡靈曾在此有過一個古老的約定:“沙漠屬於亡靈”,故此地被稱為幽冥之地。

在七域的這一重世界裏,人們大體的修行分為:符文師、巫師、術師、劍客、遊俠以及很少見的其他旁門之術和混沌之戰時從其他世界跑來的人和奇異生物。

混沌之戰時,七域中巫師一族付出最多,聖巫女王被選為守護者封印在穩定十三重天地的結界中。

其他修行者忌諱巫師一族的強大,趁守護天地的結界結成,巫師一族祭天之際,聯合起來圍剿巫師一族,致使巫師一族傷亡慘重,從而在七域引發了數千年的仇殺。

巫師分樹巫和妖巫兩個分支,兩支在聖巫王的帶領下,越戰越勇、越戰越強,最終將其他修行者屠殺殆盡。千年來的仇恨並不會因為一時的勝利而消失,巫師一族對不肯屈服的種族實行滅絕性的屠殺,致使天地變色,人心恐懼難寧。因此人們稱聖巫王為邪神,稱這一時期為邪神滅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