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李洋發完煙,劉科長拉著身邊的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來到李洋跟前,“李老弟,剛才太忙我就先沒和你介紹,這位就是我們張局長的老朋友趙明禮老師,他是山林建築方麵的專家,同時也有自己的施工隊伍,待會兒就請他到山上給你參謀參謀建房子的事情,你看怎樣?”
李洋聞言欣喜萬分,用十二分地熱情歡迎著趙專家,趙專家早就被李家村熱火朝天的景象震驚和感動了,對李洋也是充滿了好感,最後承諾一定要盡力地幫李洋好好參謀參謀。
在劉科長走得時候李洋回家取了兩大壇鬆子酒,每壇足有十多斤給劉科長帶走,劉科長推辭不過隻好收下。
送走了劉科長一行人,李洋扛了幾根圓木棒和趙專家往山上走去,早上開出的山路上來來回回的全是人,大夥兒幹得是熱火朝天的。李洋的心頭也是暖暖的,邊走邊為趙專家介紹著調兵山。聽了李洋的介紹加上自己眼中見到的美麗景sè,趙專家眼中不時發亮,也為李洋承包了這麼好的一座大山感到高興。
伴著一路上美麗的風光,兩人和一群往山上扛木材的鄉親們一同來到了山頂,看著火紅一片猶如平地的山頂,還有那從巍峨大山奔湧而下的兩條瀑布,趙專家被這漫山美景陶醉的同時也驚歎著大自然的神奇。
之後李洋又帶著趙專家瀏覽了一番仙女湖,看到湖光山sè、雁鷺齊飛,美得不似人間的仙女湖,趙專家已是神遊天外,心不能思了。最後兩人來到了西邊的水塘區域,這時候太公和宋學海正領著幾十個鄉親在給山泉改道,水塘區域四周堆滿了各種木材。
看著中間土地上花紅柳綠,四周水塘相連,碧波蕩漾,趙專家點頭,這個位置選得真不錯,看樣子自己又要有一副驚人的佳作問世了。
接近晌午的時候,男人們都留在調兵山繼續忙乎著,沒辦法,今天的木材實在是太多了,還真得抓點緊。李山則把村裏的婦女拉回去做飯然後再把飯帶到山上,由於人多,隻能是各家管各家的了。
早上李世國兩口子看到全村的人都來幫忙後,急忙找到了自家的大哥李世剛,讓他開車帶著幾個人到鎮裏賣了牛肉和豬肉各一百斤,再到自家的菜地摘些新鮮蔬菜,讓張二嬸領著幾個婦女在家裏做些葷菜和小炒,也好給鄉親們打打牙祭。
到了晌午,李山陸續地拉著這幫嬸子大娘以及大姑娘小媳婦的殺到調兵山,李世剛也把張二嬸做好的飯菜拉了過來。
整個調兵山上下熱鬧非凡,小孩子開心的嬉戲聲、男人們爽朗而又粗獷的笑聲,女人們呼喚家人的喳喳聲,以及林間鳥雀的鳴叫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李洋把大伯帶來的飯菜盛了一些放在林間的空地上,招呼著家人和太公一家過來吃飯,向大家介紹了趙專家後就和李山還有大哥李川拎著飄著香氣裝滿葷菜的水桶向著鄉親們走去,李洋邊給大夥兒添菜邊向大夥兒感謝著,人群中不時地傳出歡快地笑聲。
吃罷了晌飯大夥兒休息了一會兒頂著豔陽又開始忙活了,李洋陪著趙專家繼續查看地形,以便能快速拿出一個合適的方案。
時間悄悄地流逝著,不知不覺間天邊已經掛起了紅霞,這時候所有的木材也被鄉親們全部運到了山頂。涼風習習,鄉親們用泉水洗了把臉然後在李洋全家的道謝聲中jing神抖擻地向村裏走去。
李洋和家人也回到了家裏。至於山上的木材會不會丟?這個想法在李家村不需要有,否則那是對這群樸實的鄉親們的褻瀆。
晚飯做得很豐盛,雖然也是累了一整天了,可是人家趙專家可是頭一次上門,這可是貴客,所以在招待上可不能隨便了。
昨天山裏人送來的野貨還剩下不少,宋麗華弄了一個家燜黑蛟魚,一個野山雞燉鬆菇,一個紅燒兔子肉,一大盆烀野豬肉,再配上幾個家常涼菜,酒當然是李家專有的鬆子酒了。
把個一向都很斯文的也不甚好酒的趙專家吃得敞開了懷,挽著袖子,腰帶偷偷地鬆了三回,鬆子酒也灌了三碗,約有一斤多,酒足飯飽後這家夥感覺有些頭暈,就提前睡了。
月朗星稀,吹著山風,聽著蟬鳴,李洋和家人坐在院子裏閑聊著,老媽宋麗華不住地感慨兒子長大了,有出息了。出奇的是李世國這次沒有出聲反駁,和自己老丈人一樣,滿臉都是欣喜滿意之s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