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那些倭國人,體型矮小,很多長得很難看。
虧陳觀主讓他們注意警戒倭人,但在王大勇看來倭人毫無威脅。
“然後我們發現,倭國它們窮是窮。可是我們大唐的一匹布,能賣到等同於三十幾貫的價格。”
“你不是說他們窮嗎,他們怎麼可能支付那麼多的錢財來買布。”
李二掃了一眼岸上,能夠看到一個村落,所居住的屋子全是茅草堆積而成。
有十幾個漁民,在沙灘上拾撿食物。果然是衣不附體,有好幾個身上居然披著樹皮,好一點是獸皮。
“確實,據我所了解到的。他們甚至沒有屬於自己的錢幣,仍然是以物易物,所以我用一匹布,換到了幾十斤的白銀礦石。”
王大勇眾人在倭國海域輾轉了三天多,環繞了倭國的大半海域,最後停泊在眼前的港口。
本來想的是補給淡水和食物,但沒想到讓他意外的發現了巨大的商機。
利用了一匹布帛,王大勇目的是換一些補給。因為島上的倭國人,沒有發行屬於自己國家的錢幣。
可是誰想到拿出來的布帛,被倭國當做了珍貴的寶貝。倭國人沒能學會織布,所以才能看到很多倭人衣不附體。
王大勇派人跟倭人洽談,雙方用雙手比劃,但由於語言不通,不知道對方講什麼。
最後倭國人拿出了十幾顆亮銀色的石頭,約莫二十多斤左右,意思是想要用它們換手上的一匹布。
本來以為隻是一般的石頭,但仔細打量王大勇驚訝的發現,它居然是銀礦。
對於珍貴的礦石,比如黃金,白銀,王大勇自然會認得。
作為曆史上非常強大的朝代,唐朝的經濟發展的極為繁華。
物資的流通也較為頻繁,但由於白銀的數量相對較少,在大唐,白銀在購買力上是相當寶貴。
唐初實行“錢帛並舉”的貨幣製度,即以銅錢和以絲綢布帛為代表的絲織品為主要法定貨幣。
而白銀和黃金兩者,由於數量稀少、價值較高,並不在民間流通,一般作為大宗交易的結算貨幣。
所以當倭人拿出了幾十斤的純度很高的白銀礦出來,想要跟他們換一匹布,頓時驚呆了王大勇。
幾十斤的白銀礦石,即使是提煉了以後會縮減很多,但價值絕對不低於幾十貫的銅錢,價值可以說直接翻了幾百倍。
他派人查探了一個上午,從倭人肢體語言了解了大概。
原來周圍的白銀礦極為豐富,雖然在大唐白銀很值錢,但在此地幾乎滿地都是,不怎麼值錢的石頭。
“一匹布換了幾十斤的銀礦?”眾人看到王大勇擺出來純度很高的白銀礦石,都是震驚不已。
陳玄並沒有多大的驚訝,他所了解的地理,倭國擁有一個豐富的銀礦,石見銀礦,在十七八世紀,它的產量銀產量占了全世界銀總產量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