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二年初,長安!
因為去年先是大旱,接著今年春耕居然發生了大規模的蝗災,天災接踵而來,使得原本繁華的長安城,此時看上去有些蕭條。
太極宮內,李二也是愁眉不展。
“陛下,你已經一夜沒睡了,需得好好休息,保重龍體才是。”身後,一名曼妙的女子輕柔李二的額頭。
“是觀音婢啊。”
李二歎聲,安心的將腦袋靠在長孫無垢的身上,“不是朕不睡,隻是蝗災一日不除,朕一日不得心安。”
長孫皇後也明白無法勸說李二,隻能在背後默默支持。
“觀音婢,承乾呢,朕似乎已經好幾日沒見著他了。”李二忽然問道。
“承乾出宮了。他說是想為陛下分憂,所以帶十幾個侍衛出去抓蝗蟲。那蝗蟲多到數不盡,他們十幾個人怎麼可能抓的完。”觀音婢無奈道。
“承乾也算有心了。”李二笑了笑,不僅沒有責怪的意思,反而雙眼充滿了欣慰。感覺自己的兒子,長大了。
此刻,在距離長安城二十多裏外的靖陽縣!
九歲的大唐太子李承乾,正吩咐手下的十幾個侍衛下地抓捕蝗蟲。
雖然人數較少,但他們每天也能抓獲上千斤蝗蟲。
然而今日有些反常,李承乾發現靖陽縣上的蝗蟲,比其他地方要少了許多。十幾個人忙活了一個上午,才抓了二十餘斤。
期間發生的一件小插曲,徹底將李承乾搞蒙了。
原因是在地裏抓蝗蟲的侍衛們被幾個農夫圍著,說李承乾搶了他們的蝗蟲。
“蝗蟲用得著搶嗎,長安城周圍滿天都是,多到抓不完。”
李承乾心裏有些不解,但接下來的發現讓李承乾徹底淩亂了。
靖陽縣跟其他地方不同,上千上百的村民積極抓捕著蝗蟲。
他終於明白了為什麼靖陽縣的蝗蟲,比其他地方要少的原因了。
“究竟是怎麼回事?”
對於蝗災,百姓大多是心存敬畏,很多都認為是上天的懲罰,百姓們對此往往是束手無策,也不敢出手幹預。
第一次從皇宮出來,親眼見證天空如同烏雲蔽日般的蝗群,其實李承乾心裏嚇得不輕。
直到大唐祭天,父皇生啖蝗蟲,李承乾才重新恢複了勇氣。
可是靖陽縣的百姓太反常了,所以才讓李承乾驚訝。
如果長安城周圍的每一個百姓,都學一學靖陽縣,那蝗災或許很快能得到控製了吧。
“夏穹,你且去問問緣由,究竟是讓靖陽縣的百姓如此積極的出來抓捕蝗蟲。”
為了解決蝗災,父王頭發都愁白了。如果能知曉其中的奧妙,或許能讓長安城周圍的百姓們也主動抗擊蝗災。
“是,殿下。”
夏穹在路上攔住了扛著一袋蝗蟲的老叟,本來老叟一問三不知,但當夏穹拿出了十幾個銅錢,老叟才一五一十將事情的始末說了出來。
“啟稟殿下,靖陽縣的百姓抓取蝗蟲的原因,是為了去純陽山上的純陽觀換取糧食。”夏穹道。
“怎麼可能,蝗蟲能換糧食?”聞言,李承乾第一反應是不信。其次覺得是哪個大善人發善心,舍得用蝗蟲換糧食給百姓賑災。
“殿下,末將也不是很信,那個老叟說他們靖陽縣裏的純陽觀裏,住著一個年僅十二歲的小仙長,擁有著能將蝗蟲變成糧食的仙術!!因此三天前,向外宣稱,以蝗蟲換糧食給靖陽縣的百姓們換取賑災糧。所以,縣上的百姓們才會爭相恐後的出來抓捕蝗蟲。”
夏穹也不信,如果真有仙術能將蝗蟲變成糧食,那世上豈不是誰都能吃飽飯了嗎。
“夏穹,帶上所有人,咱們跟上去瞧瞧。”李承乾來了興致,畢竟是個八九歲的孩子,從別人口中得知如此奇人異事,心裏自然有些好奇。
純陽山五裏開外,已經是有成千上萬的百姓手上都或多或少的拿著十幾斤以上的蝗蟲,井然有序的排著隊列,他們的臉上充滿了期待。
根本沒有人出來維持秩序,但百姓絲毫不敢冒犯。
在另一側,能夠看到一些百姓提著各種各樣糧食從裏麵出來,有得是肉,有得是麥粒……
夏穹正要派人清場,讓裏麵的人出來拜見大唐的太子殿下。
“不可擾民!”
李承乾排在了方才夏穹問話的那個老叟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