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師廟內傳真經,自古奇才多魔難(1 / 3)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麵,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鬆岡。

我為你人海茫茫!曆盡滄桑。

誰曾想!野草孤墳,戚戚荒荒。

你為我整日徬徨,日日張望

哪知曉淚水流光,還把我望

大唐年,有童姓王名勃,字子安。此兒聰穎,六歲亦能文,下筆流暢,被讚為“神童”。九歲時,讀秘書監顏師古《漢書注》,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

十二歲時,跟隨曹元在長安學醫。先後學習《周易》《黃帝內經》《難經》等。更對“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匱之數”有所知曉。

龍朔三年六月,文德聖皇後龍忌在辰。大慈恩寺三藏主持率眾祈福,眾善男信女相擁而去。

有鄉紳大戶,使動家人仆婦,在寺旁搭水燒火,供人取用。小商賈販雲集,叫賣吃穿玩用。公子小姐華冠麗服,族族群群穿插其中。慈恩寺好不熱鬧。

曹元公也是神仙一流人品,又是醫經通達學仕,知慈恩寺有這般妙事,喚過王勃,準其功課暫緩一二,亦去一覽慈恩寺。

並囑子安,那三藏法師乃得道高僧。早年間曾兩次去西天小雷音寺取經,相拜釋迦摩尼尊者為師,若能得他熏染受益匪淺。

次日,整理停當,王勃告別曹公出了府門。

慈恩寺距曹府不多遠,三四裏路。王勃信步走去,一路上,車水馬龍,叫買叫賣的亂鬧轟轟。

風流公子拿紙扇,紅粉佳人帕遮陽。擠眉弄眼噓口哨,羞羞答答鹿兒撞。

王勃跟隨眾人往前移動,不一會來到近前,見好大一片廟宇。

麵前是個牌樓,盤龍玉石柱子,兩尺粗三丈高,一邊一根,豎立道路兩旁,頂上琉璃飛瓦向外突出,中間一塊長方石板相連,石板中間藍邊紅底,鑲著三個描金大字《慈恩寺》。

穿過牌樓,見方三百丈左右廣場。由寬一尺長三尺大青石板鋪成,整潔雅致。宏偉俱大

廣場周圍,清一色百年鬆柏,高約數丈水桶粗細,間隔鋪有花壇點綴其中。

綻放的曇花,皎潔飽滿,光彩奪目,;顫巍巍,飄飄然,芳香飄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

米蘭四季常青,花開香飄十裏;油綠清新、芬芳馥鬱。

廣場中央,擺有焚香台,眾香客都在燒香許願,或跪或立,雙手合十默默禱告。

繞過香台是一座大雄寶殿,氣勢恢宏,彩煥??頭,窮班孿巧藝,盡衡霍良木”,“文石、梓桂、橡樟、並櫚充其。

珠玉、丹青、赭堊、金翠備其飾”金碧輝煌。

殿正中,是西方極樂世界,釋迦牟尼尊者,丈六金身,彈指眯目,寶相莊嚴。

穿過大殿,是坐俱大禪院。占地百十頃,中間修有荷花池。

好大一片蓮池,占滿整個院子,池中建有亭子,與廊橋曲折相連,謐靜通幽。

池邊,另分前左右,開有一個月牙門,西院光明堂、中院大遍覺堂,東院般若堂。

那般若堂,“虹梁藻井,丹青雲氣,金環華鋪。

西院光明堂內,一座巍峨磚塔,方形塔基,塔形仿西域製度,塔分五級,層層中心皆有舍利,或一千二千,凡一萬餘粒。

最上層以石為室,藏經像;塔下層南外壁,有兩碑,左為,太宗皇帝所撰《大唐三藏聖教序》,右為,高宗皇帝在東宮時所撰《述三藏聖教序記》,皆為尚書,右仆射河南公,褚遂良書。

初,建塔奠基之日,玄奘法師,曾自述誠願,略述自己,皈依佛門經過、赴西求法原因、太宗父子,護法功德等。

最後說:“但以生靈薄運,共失所天,惟恐三藏梵本,零落忽諸,二聖天文,寂寥無紀,所以敬崇此塔,擬安梵本;又樹豐碑,鐫斯序記,庶使巍峨永劫,願千佛同觀,氛氳聖跡,與二儀齊固,重樓複殿,雲閣洞房”。

其它,總共有十餘院,1897間,“床褥器物,備皆盈滿”。,三藏法師在大遍覺堂設下法壇,王勃從偏門進入,找個便角盤坐。

遍覺堂內,紅漆楠木柱分立法堂,相距三丈左右,共一十八個,根根十來丈長,一人粗細。堂東供的文德聖皇後法牌,下設條幾,條幾上,擺滿宮中預備的各色果盤。

又下,設正方方壇,中間置一蒲團,約數百人整齊跪座壇下,看衣著多京城冑貴。

半盞茶時刻鍾鼓齊鳴,兩排僧彌手持木魚,邊走邊唱從正門緩緩而入。

後跟著一個老年和尚,頭戴金線錯針錦紅珍珠僧帽,身披錦襴袈裟,手持九環錫杖來到壇前。

法牌前立定,旁人接過環杖,遞上檀香三支,默默禱告一會插進香爐。沙彌遞過木魚,邊敲邊唱,偶有群小僧們隨唱一下。

整個禪堂佛音纏繞,音律動聽,如仙宮奏樂。

王勃離的較遠,聽不太清楚,慢慢靜下心來。隻聞到: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

聽得王勃,如醉如癡,心中狂跳,心中暗詫,這是何經如此上頭,他自暗詫,再聽不清唱些什麼。

盞茶時間,法師收了祈福,盤坐蒲團之上休息,眾人站起向法師行了禮,依次退出門外。

王勃有意留在最後,起身一直站著未動,漸漸看清室內,突然看到法壇之旁,盤坐一隻老猴形似打坐,兩爪合十閉目養神。

勃驚,怎麼一個畜類,也知修身禮佛,真是奇怪,,如此想著往前跟去。

眾人多已退去,王勃行至法師麵前,雙膝跪下道:“參見師傅,聽師傅言說: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甚是不明,望師傅指教”。

三藏法師微微睜開雙目,打個手勢道:“小施主不必多禮,即有此問,是與我佛有緣,這裏不是講話場所,待我更衣至蟬房相敘,言罷與眾僧歸去”。

那隻老猿不知何時已蹲在身邊,衝王勃吱吱兩聲,麵露笑容,擺了擺手回頭就走,似在喚他。

王勃驚:難道在喚我,那猴走至門口回過頭來,又是擺了擺手,這才確信無疑跟了過去。

穿閣走廊,繞至一青磚瓦房前停下,見門前院中,植有一稞娑羅樹,一稞百年石榴樹,牆邊幾稞桂花。方磚鋪地,甚是清靜。

那猿在門上輕輕扣了兩下,聽裏麵言道:請進來吧,王勃隨那猴,入得房內,老猿隨即不見。

那屋是個套房,整潔雅致,裏麵臥室,外廂客廳,青磚白縫,花梨木的地板。門兩邊開有兩個大木格子落地窗,白細紗布粘貼,室內明亮清雅。

正堂牆上,掛一幅五言詩一首,其詩謂:停軒觀福殿,遊目眺皇畿。**含日轉,花蓋接雲飛。翠煙香綺閣,丹霞光寶衣。幡虹遙合彩,空外迥分輝。蕭然登十地,自得會三歸。

下設一塌,塌兩邊分有六株尺來高,素瓶蘭花盆景,塌上一茶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