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玄妙的境界中,他的心神出奇地靈動,元靈性光大放光明,無數的奧義如流水般從心頭流過,一絲絲的感悟生出,化為碎片,不斷沉澱起來。
碎片越積越多,漸漸地化為顆顆星辰,高懸在識海的上空,明滅不定的寶光閃爍,有一種智慧,厚重,雍容,深沉的氣息散發出來。
隨著翻閱的道書寶典增多,高高在上的星辰上亮起透明的火焰,隱隱可以看到,無數的字符在火焰中浴火重生,金燦燦成片,有靈性般自主呼吸。
這是智慧之火,有不可思議的效用。
比起世家大族的弟子,景幼南在資質,悟性,氣運,手段上都毫不遜色,隻是在見識底蘊上差一截。
對於這個短板,景幼南心裏有數,隻是一直沒機會彌補。畢竟,他個人再努力,也比不上一個家族的底蘊。
如今在洞真殿中,置身浩如煙海般的道書寶典中,景幼南終於可以大肆地吸收各種仙道知識,沉澱為自己的認知,讓自己的劣勢逐漸地減弱。
隻要將這最後一個短板補上,景幼南相信,自己以後可以麵對任何天才的挑戰,內心真正的強大。
在外麵的人看來,景幼南眉宇間智慧的光芒閃爍,他的肉身周圍升起絲絲的雲霧,纏繞其上,白玉似的層層堆砌,如同寶塔一般,晶瑩剔透,隱隱有天音傳出,悅耳動聽。
靠的近的人鼻子抽動,仿佛聞到一股說不出的香氣,整個人心神一陣,好似渾身的濁氣一掃而空,精神百倍。
“這是?”
鎮守洞真殿的董真人豁然起身,雙手抓住白玉欄杆,眸子射出三尺神光。
“氤氳美玉,肉身生香,多少年沒見過這樣的場景。”
另一名真人麵相蒼老,雪白的壽眉足有三尺,垂下來,如同傳說中的壽公似,他伸出顫巍巍的手指,似笑非笑,似哭非哭,表情怪異。
“門中又出英才矣。”
最後一名真人鶴發童顏,霜姿雪態,他捋了捋長須,目中滿是欣慰之色。
景幼南依然端坐不動,不知何時,他的識海中出現一段殘缺的經文,雖然不到五千個字,但個個紫氣氤氳,八角垂芒,高懸在其上,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有一種亙古不變,功參造化的深沉。
經文一出現,立刻光芒衝天,浩瀚千裏,原本感悟演化而成的星辰各自衝出一道星光,融入衝天光芒中,宛如撐天神柱,鎮壓八荒六合,宇宙乾坤。
刹那之間,一股玄而又玄的氣息孕育出來,沿著識海往下,過十二重樓,如五髒六腑,散四肢百骸。
轟隆,
炸雷轟響,景幼南身子一震,骨骼上浮現出一層密密麻麻的赤金篆文,如龍似蛇,大氣磅礴。
天音再起,金蓮盛開,異香馥馥。
“又生變化了?”
董真人剛坐下又站起來,雙目睜大,平時時候的深沉凝練早不知道拋到哪裏去了,法衣無風自動,顯示出激蕩的心情。
壽公似的真人雪白的長眉抖動,一字一頓道,“骨骼生金字,五髒結靈紋,這是參悟道書玄文到了骨子裏,顯出異象了。”
最後鶴發童顏的真人眸光轉動,剛想說話,突然目光一縮,用手指向前方,凝聲道,“你們看那是什麼?”
兩位真人順著他的手指方向看去,就見洞真殿的深處寶光如潮湧,一道橫跨千裏的金橋瞬息而至,分陰陽,判五行,龍鳳相隨。
一位麵容俊美的道人立在橋上,他頭戴青蓮道冠,身披瑞彩仙衣,上繡山河大地,下刻赤金篆文,眸子深深,無數的經文若隱若現,洞察周天。
他的身後,青銅鼎爐緩慢運轉,絲絲縷縷的赤光火芒垂下來,如瓔珞珠簾,叮咚有聲。
“這是什麼人?”
“氣息好奇怪,”
“是啊,我怎麼有一種麵對道書玄文的感覺。”
“我也是,隻是看了一眼,腦海裏就是大段大段的玄文,還全不明白,頭疼死我了。”
“頭疼,頭疼死了。”
洞真殿中圍觀的眾人還沒從景幼南身上的異象震驚中清醒過來,又看到突如其來的神秘道人,各個頭暈腦脹,昏昏欲睡。
“它怎麼出來了?”
坐鎮洞真殿的三位真人齊齊坐不住了,無論是董真人,還是壽公似的老真人,或者鶴發童顏的趙真人都沒想到,今天會發生如此精彩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