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華如水清亮,內內外外,通徹透明。
法華寺正殿中,董馨兒柳眉直豎,銀牙緊咬,手中的長劍上下翻飛,倒映天上的銀輝,光芒璀璨,耀眼奪目。
方子若則是手持一毛筆,筆尖上銀光乍現,絲絲光芒凝聚儒門真意,浩然之氣長存,亙古不朽。
“哼,要不是該死的漁鼓壞事,你們兩個還能如此囂張?”
嬌媚女子冷哼一聲,如水般的長袖隨意揮灑,如蛇如龍,擋在身前,任憑董馨兒和方子若如何,自是巋然不動,穩如泰山。
相比起眼前兩人,她很是忌憚在半空中漂浮的漁鼓。
漁鼓綻放出道道的青光,一聲聲玄音憑空響起,凝成蓮花,金鍾,舍利,等等的場景,猶如真人開辟道場講法,邪魔退避。
令嬌媚女子驚懼的是,漁鼓發出的玄音仿佛有種不可思議的力量,自己每次聽到,都感到頭皮發麻,渾身戰栗不安。
也就是現在的漁鼓沒有人掌控,不然的話,妖媚女子早已經逃之夭夭。即使如此,她也不得不分出七分精力盯著漁鼓,防止意外變化。
董馨兒鵝黃長裙裙角飛揚,聲音卻冰冷刺骨:“子若哥,此女子真是妖孽。”
方子若手持巨筆,銀鉤鐵畫,表情也是異常的凝重:“不錯,確實是山中妖魅。”
眼前的神秘女子眉心處隱隱有烏光透出,符文閃爍不定,散發出強大的氣息。方子若出身名門,熟讀經書,自然知道眼前的女子十有八九不是人類,而是山中妖魅化身。
天地生靈,造化萬物。
無論是山川草木,還是野獸飛禽,機緣造化下,都有可能生出靈性,開啟智慧,成為世人口中的精怪。
方子若對精怪並不陌生,他的恩師就曾經親自出手,鎮壓了一個橫行無忌禍害百姓的妖魅,讓她直接灰飛煙滅。
不知道多少次,午夜夢回,方子若就會想起自己的恩師手持浩然長劍,正氣激蕩,一舉斬殺妖魅,無數的百姓歡呼雀躍的場景。每一次,方子若總會幻想,如果當時是自己碰到妖魅就好了,那樣,自己就會成為百姓心中的英雄,口口相傳,說不定還可以被文人寫進筆記,萬古流傳。
直到今天碰到真正的妖魅,方子若才知道,自己的幻想是多麼可笑。對方來去如風,輕若無物,偏偏一對水袖卻重於千鈞,每一次碰撞,都令自己難受到極點。要不是對方忌憚祭台上發光的玉尺,自己和馨兒早已經被對方活活吞下了。
“退無可退,無需再退,拚了。”
重重壓力下,方子若也果斷起來,長嘯一聲,從懷中取出一頁手稿,當空祭出。
手稿無火自燃,一個個鬥大的文字浮現在虛空中,字字珠璣,光明浩瀚。
眨眼之間,文字凝結成一片錦繡文章,講述天地浩然之正氣,浩浩蕩蕩,充斥天地間。
字字浮空,綻放無邊的光明。
隱隱之間,一尊尊高冠古服的大儒跨越千年而來,長袖飄飄,講述道理,教化眾生。
“啊,大儒的道德文章。”
嬌媚女子變了顏色,美目中泛出驚懼。
真正的大儒智慧通達,善養浩然之氣,不可度量。據典籍記載,大儒頭頂之上文氣可以凝聚成泉湧,在虛空中顯化種種異象,神鬼都要退避三舍。
大儒的文章手稿,都是大儒闡述天地綱常,人倫道理的真意,自然而生浩然正氣,最是浩浩蕩蕩,正氣凜然。而妖魅精怪通常違背人倫綱常,不擇手段,浩然之氣實實在在就是他們的克星。
從古到今,不知道多少邪魔妖鬼死在大儒的浩然之氣下,魂飛魄散,是大恐怖。
嬌媚女子真沒有想到,兩個螻蟻一樣的角色,居然也有這樣的壓箱底寶貝。
“出。”
嬌媚女子也是發了狠,她尖叫一聲,一把把眉心的烏黑符文挖了下來,絲毫不顧及眉心鮮血如泉湧,張口噴出一道血箭,全部落到符文之上。
陰風四起,鬼哭狼嚎,黑暗降臨,腥風血雨。
烏黑的符文吸收了精血後猛然間膨脹起來,眨眼之間,一根根猶如觸手般的根須伸出,紮在虛空當中。
根須粗大無比,上麵有一個個凸起,不斷地蠕動,仿佛有可怕的東西要掙紮而出,毀滅世界。
感受到虛空中根須的邪惡和毀滅,大殿中懸掛而下的道德文章一個個亮起,無盡的光明中,一尊麵容古樸,手持書卷的大儒虛影緩步走出,方方正正,無欲則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