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頭漸落西山。
長安城,城南門。
長安百姓歡騰的模樣讓人捉摸不透,旌旗隨風搖擺,城中朱雀主道人潮洶湧,百姓們都拉長了脖子看那突厥使團到訪。
白色的冠翎在頭頂擺來擺去,領隊的使團親王一副偽善的模樣,手握韁繩,在戰馬的駝行下,身體來回擺動,佯裝起那臉上的肌肉,笑意盎然看向長安百姓,活脫脫就像是中了皇榜的狀元。
除了突厥親王外,還有三名彪形大漢領頭,看樣子是使團隊率,一百五十多名突厥人就這樣帶著議和的草原禮品進入了長安城。
此次使團議和由又吉利可汗派遣,一來是為解決內部分裂問題爭取足夠時間,二來與大唐和親,以求與大唐結為盟國,以備日後莫度為首的主戰派突然發戰。
突厥使團從涼州嘉峪關入關後便馬不停蹄的往長安城方向趕,由於所帶東西較多,每日隻能行進二十多裏,行進兩月,才抵長安城。
長安城的宏偉壯觀讓前來的使團感到驚訝,對於百姓的夾道迎接更是有些措手不及。
朱雀大道的士兵也是頭一次見這般場景,別的使團來訪也沒有這般豪華,城樓上的號角震天,城門口的鼓聲撼地。
自從與突厥對戰,長安城好久沒有這樣熱鬧,對於突厥突然來和,城中百姓也是議論紛紛,都覺得那過著茹毛飲血的草原人不會善罷甘心,停戰議和隻是他們的詭計。
不過他們也希望就此戰火停歇,在外戍邊的丈夫、兒子能夠回家享樂。
張三從人堆中擠出一個腦袋,看向那騎馬高揚的始畢可汗,瞥著鼠眼,抖著腿,“這人怎麼一點可汗模樣都沒樣,幹巴巴的冷笑,莫怕是綠林山匪。”
“就你這樣,可汗你見過,什麼都說沒正經模樣,我看你就是那不正經的。”
旁邊的李四聽張三那麼說,不忍有些好笑,嘲諷了張三幾句。
“我怎麼沒見過,就那武則天,我也見過。”
張三越說越沒譜,口無遮攔,武則天都給叫上了。
李四看著人群最外麵的禦林軍,臉色慌張,急忙扯著張三往外走。
張三不以為然,還瘋瘋癲癲鬧騰著要看突厥使團。
“你不要腦袋了!”李四沒管周圍的人如何,對著戰三就是坡口罵。
“腦袋,我都這樣,活著也累,說她武則天如何!”
李四慌張地趕忙堵上張三那禍事的嘴,“你也不想想你是怎麼成這番模樣的,你的這張嘴啊!總有一天我都得給你害死,要不是你我兩家交情,我如何管得了你。”說完撒開手,氣憤的看向,麵無表情的張三。
“你看看就你這樣,還好意思說別人,我爹讓你今晚到家裏吃飯。”李四接著說道,聲音一下暴躁如雷,一下麵如細雨,讓張三聽著哭笑不得。
大風吹過,黃土輕揚張三看指著李四嘻嘻嗬嗬的狂笑不得。
李四無奈搖搖頭,長袖一擺無奈的往東市走。
張三自從科舉功名被武則天無緣無故取締之後便瘋瘋癲癲起來,看事情比任何人都糊塗,但心裏卻清如明鏡。
李四一走,又開始二癲二癲的往人堆裏去,撓撓身上的虱子,又抬頭看看那走在前麵的可汗,搖搖頭。
他身旁的老頭看他一副無所事事的模樣,哈哈大笑,轉頭便又和另一位老者上說道。
“這突厥與大唐打了十幾年,總算是盼到這一天了,不然不知要有多少人還要戰死沙場!”
“是,說的是,也算是突厥知道對戰於他不利,這麼多年終於有了結了!”
“誰說不是,唐軍之威怎麼是他們這些宵小可以抵擋的,可憐了我那三子都見不到今日模樣!”
“老哥節哀,哎,當今武周也不是吃素的,老哥也不必惱,聽說這次突厥使團來議和,是為我大唐求援來的,那吉利可汗和莫度可汗鬧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