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居深山(1 / 2)

山中無日月,寒盡不知年。轉眼來到秋末,在趙靖的建議下,馬驍早已帶著一百多個山賊轉移到了祁山北麓,在堪堪避過於雅顯搜捕的同時,也迎來了新的挑戰。

趙靖用他蹩腳的地理知識結合馬驍的描述,基本確定了這祁山大概相當於華夏的秦嶺,隻是位置上還要更靠北一些。祁山北麓的植被和環境都有了變化的明顯,這裏四季更加分明,凜冽的山風裹挾著冬意來襲,眾人單薄的衣衫已經無法抵禦這樣的寒冷了。

“讓你們準備的毳衣都發下去了嗎?”趙靖走進一個小木屋,裏麵幾個山賊正在認真的幹著針線活。

“趙先生來啦,發下去了一部分,按您說的先緊著老人小孩,剩下的還得三五天。”一個矮個子山賊迎了上來,向趙靖彙報。

“需要這麼長時間?”趙靜有些疑惑。

“羽毛不夠了啊,大當家每天帶著幾十號人在山上抓鳥,這祁山北麓的鳥現在全都光著屁股咧!您的要求還高,每件毳衣都要縫上二十幾個小格子,雖然隻是個坎肩,可針腳一點都不少……”

矮個子山賊絮絮叨叨的說著工作的不易,趙靖知道他的困難,卻也不想聽這些,揮揮手打斷了他。

“沒有辦法,咱們打的皮毛沒法拿到城裏去賣,換不來太多錢,找人硝製又是一筆費用。想把這個冬天熬過去,你這兒還得再加把勁兒!”

另一間大些的木屋裏,身穿簡陋版羽絨坎肩的林淵正在給幾個半大小子掃盲。學生們拿著木棍在沙盤上歪七扭八寫著剛學會的幾個字,林淵則煞有介事的拿著根藤條在課堂上來回巡視,看見那走神溜號的,就一藤條抽在屁股上。

本來趙靖的意思是讓山賊全員學習,自己也混在裏麵惡補一下這個世界的文化。可這些大老粗是打死都不願意學,說是有那麼多時間還不如多打幾隻鳥給小屁孩們做兩身毳衣。趙靖隻能由他們去,自己則每天坐在課堂後麵聽講。林淵還以為趙大哥要考校自己的學問,講的更加賣力,隻是最近趙大哥來的少了,不知道是不是對自己講的東西不滿意了……

離開祁山南麓以前,馬驍讓人把搶來的兵器都換成了銀子,在趙靖的建議下,他們又買了些糧食、鐵鍋、布匹、捕獸夾之類的東西,算是打下了野外生存的基礎。後來,他們找到了一處河穀,馬驍和趙靖帶著一幫人開始砍樹,挨著河流搭起了一排排木屋,算是有了常住的地方。

這幾個月裏,趙靖儼然成了馬驍的狗頭軍師,被人尊稱趙先生,林淵因為給人掃盲,也被人稱作林小先生,這讓他很有成就感。

日子就這麼平淡的過著,雖然清苦,但比以前已經好了許多。數月沒做過無本買賣的山賊們,也仿佛回到了最初淳樸的樣子,堆在角落裏吃灰的農具,似乎也即將回歸他們的本職。

“大靖!快出來!給你看個好東西!”馬驍的大嗓門離著老遠就能聽見。

趙靖從木屋裏出來,便看見馬驍肩上扛了頭野豬。正待上前幫忙,卻瞧見喜呢光著腚蹲在不遠處,氣得他撿起一塊石子朝喜呢扔了過去。

“喜呢!再隨地大小便今天分豬肉就沒你那份了!”

喜呢嚇得從地上竄了起來,趕緊提起褲子跑進了名為“公廁”的小木屋。

“哈哈,你又嚇唬那傻小子。”

說話間,馬驍已經扛著野豬走到近前,看的趙靖直呼好家夥。那野豬體長在一米五左右,渾身鬃毛粗而稀,呈深褐色,背上披有剛硬而稀疏的針毛。

“這得有三百多斤吧!”趙靖很高興,這頭大野豬看起來相當肥碩,足夠這一百多人吃上三四頓了。

“嗨,本來還有幾頭更大的,能一次打回來,想想你說的可持續捕獵,就搞了這麼一個倒黴蛋回來。老王,帶你的人把這野豬處理了,晚上烤個半扇給兄弟們分了。”馬驍一把將野豬撂在地上,發出一聲沉重的悶響。

按照趙靖的構想,暫時把一百多山賊們分成了後勤、警戒、作戰三個組。老王就是後勤組的組長,沒成年的和超過五十歲的都分在了這個組,蓋房子、做飯、製衣等事宜都由他們負責。警戒組歸趙靖管理,十六個人分四班倒,分散在營地四周,充作斥候。作戰組直屬馬驍,是整個團夥的核心戰力,沒事的時候抓抓鳥、打打獵,解決一下溫飽問題,有事的時候就要拿起農具衝在第一線。這樣分工雖然簡單,但初步構建起了各司其職的管理體係,相比以往一盤散沙的局麵,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團夥生存條件的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