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都村,若溪的家鄉,距離縣城10公裏,是一個特別貧困的小山村。因為貧窮,村裏的人們基本都沒有上過學,文化水平普遍比較低,對政府的致富新思想也是很難理解的。雖然那幾年政府曾經多次申請國家扶持小都村,也安排了不少的專家下鄉去指導小都村村民發展種植甘蔗、獼猴桃、火龍果等產業,但是都沒有多大的效果。小都村民曆代務農,想要說服他們放棄耕種水稻和玉米,換成大批量種植甘蔗和水果,是非常有難度的。小農意識的思想早就在村民心裏根深蒂固了。各村之間相互爭搶土地,鋤頭挖大鏟,黑夜突襲,這樣的情景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最嚴重的一次,都已經上了新聞聯播。省裏、市裏的大部分武裝力量也連夜集中到這個小縣城,隨時待命。若溪經常半夜裏被父母叫醒,黑燈瞎火地跑到村委會去集中避難。夜裏急促的警報聲,鳴槍示威聲,嚇得若溪經常夜不能寐。若溪經常渴望著自己有那麼一天能走出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永遠地離開這個貧困迂腐的小山村!
若溪的父親出生於1958年,念過高中,因為若溪爺爺的緣故,後來高考上榜卻沒能去省城念大學。那是父親一輩子的遺憾。當時父親在村裏算是個有文化的人,大家一致選舉他擔任村裏的支書。雖然無法說服村民們重視教育,遵循國家的政策,但是父親骨子裏就是要將自己家的三個孩子都送出這個窮山溝,這樣未來才有出路。若溪是家裏的長女,成績一直都很優秀,是父母的驕傲。父親把自己的希望全部都寄托在若溪的身上了,將來倘若若溪能夠考上大學,也算是完成了他的願望。若溪和隔壁家青梅竹馬的陳鵬是同學,兩人成績不分上下,是村裏公認的金童玉女,未來的大學生。
緊張的中考剛剛結束,同學們都開始放鬆了心態,各種玩耍。出生於農村的孩子們每天卻隻能跟隨著父母到處趕著給地裏的莊稼除草、鬆土。偶爾若溪姐弟仨會有些埋怨,父母也隻能無可奈何。畢竟這樣的生活並不是大家所期望的,未來還需要更多的努力。不久,若溪就收到了縣重點高中L中的錄取通知書,父母都特別高興,若溪更是激動得幾個晚上沒有睡得著覺。從小與若溪兩小無猜、同班10年的陳鵬卻意外落榜了。陳鵬因此很是失落,落榜對於他來說確實是挺大的打擊。每當大家故意在陳鵬麵前誇讚若溪的時候,他心裏更多的是不甘,但也隻能怨恨自己不爭氣。
若溪每天都在開心地等待開學,父母卻是忙著到處籌備姐弟三人的學費。三個孩子都在縣城讀書,對於若溪的父母來說,壓力確實有很大。家裏原來計劃養4頭豬就足夠姐弟三人的學費了,就因為今年若溪要上高中,家裏多養了4頭肥豬。父母每天忙著耕種,還要忙著燒製磚頭以後蓋新房用。燒磚頭是個十分累人的活,先要挖土,將泥水攪拌均勻,然後將泥巴填充到模具裏麵,用力壓平,再用鐵鋸切割成塊,攤曬成型,最後用大量的柴火燒製幾天幾夜才完成了全部的工序。母親有幾次上山砍柴都差點摔下懸崖的。這樣的生活,更加堅定了若溪要努力讀書,爭取考上大學,遠離這要命的山旮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