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這一切,都是康熙心裏陰暗的想法,不能宣諸於口的,現在聽著胤礽的笑聲,康熙覺得他所有的心思像是被胤礽看穿了一樣,他惱羞成怒開口,語氣裏麵的怒火和警告顯而易見。
“哈哈……急啦,惱羞成怒啦,孤還什麼都沒說呀。”胤礽看著康熙的反映,感覺像是印證了他心裏對康熙的猜測,說起話來越來越肆無忌憚了。
“胤礽!”看著胤礽一直在說,而康熙卻沒有立馬了解了胤礽,胤褆急了,他擔心胤礽說的越多,康熙就越不舍得殺了胤礽,他喊了聲胤礽後,馬上對著康熙,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皇阿瑪,別被胤礽的話語迷惑,如果您動不了手,兒臣幫你解決了他。”
從記事以來,胤礽作為他弟弟,但是因為從小被封為太子,他這個作為長子的大哥,每次見到這個弟弟都要行君臣之禮。在其他弟弟麵前可以顯擺的長兄威風,在胤礽麵前一分都擺不出來。
而且,從小到大,比起自己這次長子,皇阿瑪更疼生為太子,生為嫡子的胤礽,小時候看著皇阿瑪細細的教導胤礽,一副以胤礽為榮的樣子,像是完全忘了自己這個長子的存在,這對於胤褆來說,是一輩子的痛。
康熙聽了胤褆的話,一個人整個愣住,然後是憤怒,對胤褆的憤怒。
對於此時已經完全沒有反抗能力的胤礽,康熙那少有的慈父心腸又出來作祟了。愛新覺羅家就沒有殺兒子的,更何況他還是個標榜仁和的皇帝了,更不可能殺兒子。
康熙他知道長子和嫡子的不和,而他為了穩定帝位,也需要他們倆的不和,如果長子和嫡子的關係太好,擔心的反而會變成他了。在長子和嫡子的不和中,或多或少,有著他的影子。但是現在看著長子一副迫不及待的要殺嫡子的樣子,康熙想著,胤礽現在擋著他的位置了,胤褆就要殺了胤礽,那以後,殺了胤礽之後,他這個皇父的擋著胤褆的位置了,胤褆他是不是也要殺了自己。
一腦補,康熙的怒火就降不下去了,對胤褆這個手握兵權的兒子的怒火更甚於對胤礽這個已經對他一點威脅都沒有的怒火。
特別是想到,胤礽發動宮變,還沒有一個時辰,胤褆就帶著兵進宮了,這是不是說明胤褆早就知道了胤礽的異動,而他這個一直表現的魯莽的兒子,竟讓能忍著不對他稟告,他是不是打著趁火打劫的目地,更甚至於,趁著胤礽逼宮的混亂,不僅僅要殺了胤礽,更甚至於想著也解決了自己,之後,在他沒有留下旨意的情況下,胤褆一手握著兵權,一手有著平定宮變的功績,最後在頂著長子的光芒,登上帝位了。
越想,康熙越覺得長子較之於嫡子來說,要可惡陰險的多。
再想想現今朝堂上,除了胤礽,竟然沒有人能夠和胤褆對抗的兒子了,如果他現在真的圈進了胤礽,那胤褆一家獨大,最危險的不就是他了。
不行,在沒有把握把胤褆胤礽的一窩端的情況下,胤礽還是得呆在原來的位置上,幫著他平衡胤褆,這就當他疼了胤礽這麼多年,他對自己的回報吧。
不過,胤礽現在已經逼宮了,這事現在應該整個京城都知道了,他現在就是再想讓胤礽在原來的位置上,幫著他平衡局勢,也行不通了,那麼,想清楚了這些,康熙馬上開口了,“你這個畜生,保成是你親兄弟,你和他不和,逮到機會竟然就想著要殺了他,那以後,朕如果有什麼不順著你,你是不是就要弑父呢。”
既然現在用胤礽平衡的方法已經沒用了,那他就趁著這個機會,把胤褆和胤礽都一把端吧,不然留著胤褆在這,對他也絕沒好處。
康熙一開口,就讓胤褆臉色突變,立馬跪在地上,像康熙求饒,他承受不了弑弟弑父的罵聲。
胤礽本就是個聰慧的人,之前是因為被康熙被胤褆和其他兄弟逼得,人變得有些躁動,現在,平靜了,又站在局勢之外,馬上就把此時康熙的所作所為看清楚,看懂了,也就因為看懂了,胤礽嘴角上掛著的諷刺笑容越來越明顯。
對皇阿瑪來說,最重要的,還是他手中的權利,而他們這些兒子,隻是他用來平衡朝堂,維護自己權利的棋子而已。就像當年他不滿兩歲就被冊封為太子一樣,都是皇阿瑪的一種手段。
而可笑的是他,一直在現在,即將赴死的時候,才算看清楚。
作者有話要說:哈哈……這文忘了更新了,沒想到就三個月了,這次如果不是看到站短通知再不更新就要解V了,我還真忘了這文這麼久沒更了,本來準備完結手頭上這文,就把本文完結的,現在這樣,隻好倆文一起更至完結了,不過這樣,就不能保證日更了,大概會隔日更或者隔兩日更,抱歉
不過這文正文部分快完結了,寫到胤禛登基稱帝,正文就完結了,雨妍成為皇後,甚至以後成為太後的部分,會作為番外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