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已近虞淵,落葉再入舊田。一絲光芒映射之下,一曲悠然而起卻又戛然而止。
“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吾卻是不如秦國公你了。”衛國公似笑非笑,悠悠看著公子蘇背影。
“生來已有千餘載,何與風雲共啟逝。”公子蘇輕聲一語,手上二胡已然不見,身影一動已至山嶺之顛,笑看鳥飛雲散。
“至人王政統禦五洲山河,並諸子百家。已然一千五百餘載。歲月不饒人呀,老夫掌中寶劍亦鋒利不再,若非吾王禦令,吾恐怕三百年前便隨先賢,共赴星河之路,何忍見自己如此老態。”護國公說完更是一歎:“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至人族立世已來,九位人王治世,人族氣運已至極點。吾王政曾言,九乃天地之極,人族之王亦可有九位。而今九位人王已羽化而去,吾等雖暫時維護了人族這千年安定,然待吾等逝去之後這人族又將何去何從?星河之路遙遙無期,明界隔膜亦非人力可破。久無外患,內必生憂,舜禹之後亦有商周春秋之事,更何況如今,不知千百年之後,亂世者又是何人。”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周二分而春秋亂,諸侯國互為攻伐人王政乃一統,縱是千秋之後人族再起波瀾,亦有無數英才豪傑挺身而出。人族雖不能再有為王者,未嚐不能有為公者,為候者。武兄又何必行此杞人憂天之舉動呢!”鎮國公輕言細語不緊不慢,細眼仿佛看透了人世間的一切。
“寧國公此時此刻,沒有什麼想說的嗎!”公子蘇委婉一笑,略有深意。
“哦?”寧國公微睜細眼,輕輕掃過眾人身影微微搖了搖頭:“吾不過一婦人,豈可妄談家國大事。”隨後微歎:“吾王政在世之時,吾不過一布衣,幸得吾王重視,才得已苟活至今日,若吾王有令,吾亦從之。”
公子蘇點了點頭:“既然諸公已至,亦無其他看法,那蘇便不藏著掖著了。”
話音剛落。隻見公子蘇右手高舉,一紫色王旨從天空中悠悠而下,穩穩落在其手心。
“禦旨已至,眾人接旨!”
仰望天空之上翩然而下的禦旨,眾人雖心有不解,卻是急忙深躬身軀,靜待旨義。
“天道蒼蒼、地道茫茫、人道崎嶇必有盛昌:孤羽化之後,當由秦國公扶蘇、鎮國公劉統、護國公武厲、衛國公唐宗、寧國公寧雪曦共治人族,止一千三百載。”
這?聽到旨意,眾人心有惶恐,麵色卻是不敢有所變化,隻是低著頭等待公子蘇的下文。
看到眾人低頭深思,公子蘇目中一道靈光乍現。
“禦旨已下,諸公可還有什麼想說的嗎。”公子蘇淡然看著眾公。
“吾等必遵循王令。”諸公恭敬的回答,再度鞠了一躬。
公子蘇見此揮手示意諸公入座。
待諸公入座完畢。
公子蘇目光如炬掃過眾人的臉龐,心中若有所思,開口道:“吾出發前曾前往欽天監尋得,在三十五日之後為十二月十二日,此日乃大吉之日,利於遠行。就勞煩諸公與蘇在此風雲亭多嘮叨幾日了,至於家中之事,先王亦有所考慮。”
手掌一伸,五份紫金玉錦隨之而現。
公子蘇一手指著紫金玉錦一邊說道:“紫金玉錦乃人王禦用之物,此事天下雖大,卻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今先王念諸公功高勞苦,特賜予諸公以做家書之用,以安頓家中之事,諸公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