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慶偷娶潘金蓮,為我們揭開了西門慶家庭內幕的神秘麵紗!
金瓶梅裏,西門慶偷娶潘金蓮這段故事,作者寫的很精彩,很有趣味,細品讓我們感受頗多。
事情的起因是,武鬆出門辦差要回來,路上記掛武大,神思恍惚,就先派一個跟隨的士兵回來給知縣報信,並給武大寫了一封家書。跟隨的士兵見過知縣,到武大家送信,[王婆正在門首。那土兵見武大家門關著,才要叫門,婆子便問:“你是尋誰的?”土兵道:“我是武都頭差來下書與他哥哥。”婆子道:“武大郎不在家,都上墳去了。你有書信,交與我,等他回來,我遞與他,也是一般。”那土兵向前唱了一個喏,便向身邊取出家書來交與王婆,忙忙騎上頭口去了。]
這裏,作者有意編排了兩個巧合,推動了情節的發展。第一個巧合是武鬆出門久了,心裏記掛性格軟弱的哥哥,又擔心****嫂嫂惹是生非給哥哥帶來災難,便先差一個跟隨士兵回家送信。這個行為,看著合情合理,卻成為西門慶偷娶潘金蓮的引子。這送信的士兵來到武大門前,恰遇潘金蓮跟西門慶在屋裏偷情到大半夜,到士兵來時,還關門閉戶睡著沒起;王婆又偏偏站在門首,恰好能看到士兵。王婆見士兵來敲武大家的門,自然就要阻止,知道士兵送書信,自然就會想辦法要到手裏。這樣,西門慶跟潘金蓮才會與王婆合議對付武鬆的辦法。如果沒有這兩個巧合,後麵的情節也就不會發生。可見,精彩的故事,是絕少不了巧合的。
這王婆拿著那封書信,從後門走過潘金蓮的家來。叫道:[“大官人、娘子起來,和你們說話。如今武二差土兵寄書來與他哥哥,說他不久就到。我接下,打發他去了。你們不可遲滯,須要早作長便。”那西門慶不聽萬事皆休,聽了此言,正是:分門八塊頂梁骨,傾下半桶冰雪來。慌忙與婦人都起來,穿上衣服,請王婆到房內坐下。取出書來與西門慶看。書中寫著,不過中秋回家。二人都慌了手腳,說道:“如此怎了?幹娘遮藏我每則個,恩有重報,不敢有忘。我如今二人情深似海,不能相舍。武二那廝回來,便要分散,如何是好?”婆子道:“大官人,有什麼難處之事!我前日已說過,幼嫁由親,後嫁由身。古來叔嫂不通門戶,如今武大已百日來到,大娘子請上幾個和尚,把這靈牌子燒了。趁武二未到家,大官人一頂轎子娶了家去。等武二那廝回來,我自有話說。他敢怎的?自此你二人自在一生,豈不是妙!”西門慶便道:“幹娘說的是。”當日西門慶和婦人用畢早飯,約定八月初六日,是武大百日,請僧燒靈。……到了八月初六日。西門慶拿了數兩碎銀錢,來婦人家,教王婆報恩寺請了六個僧,在家做水陸,超度武大,晚夕除靈。道人頭五更就挑了經擔來,鋪陳道場,懸掛佛像。王婆伴廚子在灶上安排齋供。西門慶那日就在婦人家歇了。]
麵對武功高強的武鬆,西門慶跟潘金蓮都顯得束手無策。這時,經驗豐富,足智多謀的王婆又給他們出了主意。在西門慶跟潘金蓮的事情上,王婆為什麼如此賣力?就是因為貪財。金瓶梅這本書,作者寫書的宗旨就是:揭示酒色財氣對人的傷害。所以,書中的大多數人物,都是按貪酒、貪色、貪財、貪氣,這四類編排的。這是閱讀金瓶梅這本書的關鍵。像王婆,就是因貪財,最終喪命的;像西門慶跟潘金蓮,都是因為貪色,最終喪命的;像鄆哥,就是因為跟王婆鬥氣挨打的;像來旺,就是因為貪酒罵了西門慶跟潘金蓮,被西門慶陷害差點送命的。因此,王婆賣力,為的就是西門慶賞她的銀子。為了銀子,王婆幫西門慶跟潘金蓮謀劃,毒殺了武大。如今,同樣為了銀子,又幫這兩人謀劃,來對付武鬆。王婆的職業,表麵看是開了個茶坊賣茶,其實賣茶跟茶食掙不了幾個錢,王婆幹的工作很雜,除了賣茶,還有說媒,賣針線、化妝品,販賣丫鬟、下人,幫大戶人家的妻妾女子采買東西,甚至算卦等等。這種人,經見的齷齪事多,膽子也大,心也狠,沒有一個是善茬。她們做事,隻要於自己有利,便不管別人的死活,是一種極端的利己主義者。這種見利忘義的小人,從古至今,從來就有。他們有的是生活所迫,有的是惜命自保,有的則是好攀比,有的卻是好大喜功!不論哪種情況,都不是堂堂正正的好人。
傍晚,[西門慶與潘金蓮燒了武大靈,到次日,又安排一席酒,請王婆作辭,就把迎兒交付與王婆看養。因商量道:“武二回來,卻怎生不與他知道六姐是我娶了才好?”王婆笑道:“有老身在此,任武二那廝怎地兜達,我自有話回他。大官人隻管放心!”西門慶聽了,滿心歡喜,又將三兩銀子謝他。當晚就將婦人箱籠,都打發了家去,剩下些破桌、壞凳、舊衣裳,都與了王婆。到次日初八,一頂轎子,四個燈籠,婦人換了一身豔色衣服,王婆送親,玳安跟轎,把婦人抬到家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