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不過剛剛爬上山頭,白馬鎮上便已經人聲鼎沸,其中尤其以蘇氏糕點鋪麵前人數最多,小小的店鋪前排滿了長長的隊伍。
不為別的,大家夥就是想嚐一嚐這的桂花糕。
就連臨近的小鎮也有人為了吃上這點糕點從大老遠跑過來。
按理說,就算店鋪糕點做的再好也不至於如此,但偏偏這蘇記糕點鋪今天就是顯得與眾不同。
原因就是,這家十幾年的糕點鋪準備關門了,今天是最後一天。
門口的顧客聚在一起有說有笑,當看到蘇記糕點鋪裏正在售賣糕點的老板,一個十餘歲的稚嫩少年時,都不由一陣唏噓。
來買糕點的大多是街坊鄰居,對於少年的身世都是極為清楚的。
少年姓蘇名凡,街坊戲稱少東家,因為蘇凡的父母都在前兩年患病去世,留下這麼一個孩童,還有這麼一個小小的糕點鋪,以及一位來曆不明的老人。
起先蘇凡父母去世的時候,看著還是小孩子的蘇凡趴坐在門口,撕心裂肺的哭喊著要父母,這些個鄰居聽的那叫一個心疼啊,鄉野村民誰沒有點惻隱之心呢?
但讓眾人沒想到的是,小家夥不過痛苦了一段時間,便好似突然間長大了一樣。
小蘇凡沒有整天沉浸在失去雙親的痛苦中,其中緣由,外人不得而知。可能是想起家裏還有個的老人需要照顧,又或者覺得現在這樣會讓自家父母失望,此番種種。
由於小時候沒事便待在糕點鋪,等待著父母,一起打烊回家,所以對於店鋪裏的種種也算得上耳濡目染。便開始會學著做點糕點來獨自養活一個家,又趕上街坊鄰居不吝幫忙,不過三年,蘇凡便能獨自撐起蘇記糕點鋪了。
而蘇凡做的糕點味道越來越好,就連本身因為同情蘇凡遭遇而來捧場的街坊鄰居也不由誇讚糕點的味道香甜。
隻是讓大家夥沒想到的是,就在糕點鋪生意漸漸紅火起來的時候,蘇凡卻在昨天宣布糕點鋪明日關門,屆時酬謝各位街坊鄰居的幫忙與捧場。
起先周圍的人覺得蘇凡還是個小孩子,隻是胡鬧罷了。但當今日真正來到蘇記糕點鋪前,看到門口貼的告示時,都有點摸不著頭腦,不知道這孩子怎麼想的,但依舊還是呼喚親朋鄰居來最後買一次糕點。
就這樣忙碌的半天,太陽東升西落,晚霞的餘暉映照在等待購買糕點的顧客臉上,隻是沒有那份焦急,更多的則是一抹對於糕點鋪即將關閉的惋惜和對以往一些關於蘇記糕點鋪的一些趣事的回憶。
有說那原來的老板娘平易近人,漂亮溫婉,蘇凡這個少東家就是隨了母親的性情和相貌。
而提到蘇記糕點鋪原來的老板,也就是蘇凡的父親時,也是說道相貌不錯,隻是不是那種什麼貴人氣質,而是那種單純平凡加一點帥氣,如此等等芝麻綠豆的小事數不勝數。
但更多談論的則是夫妻倆性情的善良,知恩圖報,就像他們家收養的那個老人便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在眾人的談論中,最後一位顧客拿到了自己買的那份糕點。
而後,在大家的注視下,從那蘇記糕點鋪裏走出一個約莫十三四歲的少年,穿著印著蘇記的標誌的灰色衣裳。
眉宇間蘊含著一抹英氣,端正的五官,膚色白湛,加上那純澈的眼睛,讓周圍的顧客和街坊們讚歎蘇凡父母的福氣同時也不由心底露出一抹歎息。
隻是少年就像絲毫沒有察覺一般,站在店鋪門前對著前來光顧的客人門深深做了一揖,口中說道:“小子在這裏謝過諸位嬸嬸,叔伯這麼多年對於晚輩的照顧”。
彎著腰,對著身前一一行了個禮,站起來時,少年臉上還有一抹感激神情。
起身時眾人都是客氣擺了擺手,幾個善心的婦道人家還為日後蘇凡的生計擔憂,當然更多的則是對蘇凡日後的關心,隻是蘇凡除了賠笑,卻也沒有準確回答,隻是說自己有事在身,但具體什麼事,卻也沒說,眾人也不好追問。
摸了摸後腦略顯尷尬的蘇凡,大腦內也是一片茫然,自己要做什麼好像自己也不清楚,隻能回家,聽著家裏那位老爺子的吩咐了。
蘇凡向著身後望去,“蘇記糕點鋪”五個字印在門匾上,看了一會,在和眾人的道別聲中,拿起店鋪裏最後一盒桂花糕,向著自家住處走去,夕陽下,身影顯得有些孤獨,但卻在夕陽下身影漸漸長大。
……
“汪,汪”伴隨著幾聲狗叫,蘇凡推開屋外的木柵欄。
而隨著蘇凡的出現,剛剛還有些吵鬧的犬吠聲就停歇下來,向著蘇凡衝過去,不時的吐著舌頭,用著頭蹭著蘇凡的大腿,一片親近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