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在張朝陽的“實力加盟”下,“海洋音樂主題餐廳”的生意,日漸興旺了起來。
之所以加引號,是因為,其實餐廳的生意好轉,跟張朝陽的參與,如果硬要說有什麼聯係的話,那也隻不過是“半毛錢”的關係——
自從張朝陽“回歸”學校以來,表麵上,不管是在周圍普通同學們的麵前,還是在李明峰、王大為等這些關係要好的同鄉好友們的麵前,他努力地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個改頭換麵了的“成功”的人。通過這次“社會實踐”——其實說白了就是打了份稍長點兒工,他在回來之前,就把自己原來那塊兒“綠屏”的中興手機換成了NOKIA最新款的N72,又新配了副超薄無框的變色眼鏡,買了平生的第一雙阿迪,本來還想再置辦身新的“行頭”,最後實在是花得自己著實“肉疼”了,才不得不忍住了。他摸了摸身上那僅剩的五百塊錢,想著無論如何都要在“朱老師”那兒再爭取到兩個月的“夥食費”,好歹湊了個一千塊的整兒,這才回校裝了回“大頭蒜”。
可當他到了周海洋這兒,真要實打實的入股參營的時候,當初那點兒錢,早已經被他折騰了個精光,飯都要吃不上了,哪還有錢再去入餐館的股呢?
好在,周海洋的“誌在必得”挽救了他——多年玩音樂的經曆,使他懂得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有付出才會有回報。做生意也是一樣,沒有投入,是絕對不會有產出的。而且,言出必行,事情一旦決定好,立馬開幹。
青島到重慶,將近兩千公裏,周海洋來回隻用了三天的時間,卻帶回來兩樣至關重要的“東西”——人,和錢。
人是廚師,正經八百的川廚。
錢,不多,五萬,但已足矣。
這兩樣兒“寶貝”,在機場甫一見麵,他就全部交到了張朝陽的手裏。
張朝陽一手拉著廚師老譚的手,一手緊緊地捏著那張存了大幾萬塊的銀行卡,一臉的惶恐和驚喜中,又夾雜了太多的不可思議和感慨,心裏想著——當一個富二代,是真他媽的好!
而接下來的,就是那“半毛錢”的約定了——
“從今往後,咱們這個餐館,就全看你的了。賠了,那是我周海洋的,我認!掙了,咱倆一人一半。即使隻掙了一毛錢,那也是你半毛,我五分!”
……
張朝陽一直很慶幸,自己能夠結識周海洋這麼個朋友。說來好巧不巧,當初新生報到的第一天,當周海洋滿頭大汗地背著吉他、拖著行李一步邁進了宿舍,卻被眼前的景象一下愣住了——按規定八個人的寢室,屋裏的八張床鋪,卻早已鋪得整整齊齊,無一空位。他無比納悶地環顧一圈兒,之後一轉身,卻也正撞進了剛打水回來的張朝陽的懷裏。張朝陽一個趔趄,手裏拎著的熱水瓶應聲落地,滾燙的熱水頓時四濺開來,倆人忙不迭地蹦跳躲閃,卻還是被燙得呀呀亂叫了起來。寢室裏其他幾個原本麵麵相覷、不相熟的幾人,頓時開始了一陣忙活。好在,無比慶幸的是,原來這大學裏的開水房,也是一樣在很好的踐行著“為國家節約每一塊兒能源”的理念,倆人都隻是一時吃痛,並無大礙。
原來,周海洋搞錯了宿舍,原本三號寢室樓的他,卻跑錯到了八號寢室樓裏——那個貼在宿舍樓外牆上的阿拉伯數字“8”,正好被樓前的樹冠擋去了一半兒。
他倆的第一頓酒,就是這麼來的。
當酒桌上的其他人都陸陸續續地喝得不省人事的時候,他倆卻越喝越帶勁兒,越聊越投機。他仰慕於他的音樂才華與夢想,而他,也同樣拜服在他對自己那套獨創的“四不”理論的堅持與踐行之下。而他那套所謂的“四不”理論,按照張朝陽自己的說法是“不安現狀,不停腳步,不屈不服,不死不休”。其實說白了就一句話——折騰吧,枉少年!
而這在一定程度上,卻也完美地契合了周海洋的音樂態度。自此之後,兩人越發的“惺惺相惜”,“瓶”水相逢,卻正也促成了這一對兒知己之交。
其實,彼時的張朝陽當然是充滿著無比的惶恐和巨大的忐忑的。“泛泛而談”是他一直以來的“強項”,而當周海洋真正將這一店經營之權交到他手裏的時候,他其實心裏是充滿了未知的,是沒底的。他心裏明白,周海洋之所以如此信任自己,絕不僅僅隻是因為自己此前的那番話說得多麼冠冕堂皇,多麼的有道理。他自己其實知道問題出在了哪兒,他不過是不願意去相信自己的堅持遭到了失敗,或者自己理想的樣子原來跟現實的差距竟會是如此的大。張朝陽太了解他的這種心態,自己其實隻不過是他的另外一個樣子,一個另一麵的“周海洋”,一個放棄了自己的堅持向現實低了頭的“周海洋”。而自己此時的狀態,卻也正好可以來做這麼一個“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