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曬在臉上,不冷不熱,就是有點刺眼。
路上行人匆匆,不僅有上班的,還有上學的,還有父母或者老人領著孩子上學的。
當然了,更熱鬧的是路邊的小吃鋪子,尤其是包子鋪。
無論南北,好像小籠包已經是天下共通的美食了,時間還多的還會點一碗小米粥或者二米粥。
北方還有油條豆漿,可是這樣的店鋪實在是越來越少了,究其原因,大概是大家都習慣了哪怕早餐也要吃點鹹淡適度,又有營養的早餐,吃豆漿油條對於很多人的概念怕是不如在家自己吃點麵包配奶,然而麵包配奶去上班到公司也能吃,不如多睡點懶覺。
行色匆匆的人們也有去便利店買點什麼東西的,現在的便利店也是做的齊全,會有一套速食包子豆漿等,然而排隊排的真不少,本來想買早餐的很多人明顯等不及直接奪門而出去趕車了。
大街上熱鬧的不止這些,路上堵車簡直常見的不行,有地鐵的地方還好說,沒地鐵的堵車就硬堵著,人們往往上班需要更多的提前量。
哪怕是車輛普及到已經連停車位都難求一個的時候,也是有更多的人騎著共享單車或者電動車上班。
王慶林剛剛又跟媳婦大吵了兩句,真真的解氣。
他本是南方人,說的話本來這邊人就聽不太懂,剛開始還有點收斂,畢竟吵架形象不好,影響了客人還會影響以後的生意。
後來王慶林發現,自己偶爾說的男方方言,這裏的人總是會一臉疑惑地“啊?”上幾聲,然後王慶林才意識到,自己不盡量說普通話的話,很多人都聽不懂的。
這可開啟了王慶林的某些特殊的癖好,畢竟餐館裏聲音吵鬧,後廚前台喊兩聲無可厚非,吵上兩句不吵的天翻地覆都問題不大,就算吵了一半,隻吵了天翻,客人都睜一眼閉一眼,頂多瞅瞅,也不知道他吵得什麼東西。
王慶林偶爾想想,自己這算不算人來瘋,算不算跟著媳婦一起人來瘋,思前想後之後,王慶林覺得不算,人來瘋畢竟是人來了之後,瘋瘋癲癲瞎胡鬧,自己這有預謀,有計劃的吵架怎麼能叫人來瘋,畢竟自己這是包子鋪,不爭饅頭爭口氣。
王慶林甚至越來越享受這種吵架帶來的快感,吵架不痛不癢,是持久戰,吵完了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但是當著眾人吵架,能感覺出自己的威嚴,有種君臨天下、無可睥睨的感覺。尤其是吃飯時還在囑咐孩子上學要好好學習的突然就噤聲了,吃著飯拿起手機就開始看的也放下手機朝自己看過來了,結伴一起吃飯的也不聊什麼天下大事和工作細節轉頭注目自己了。這讓王慶林感覺,這是一個舞台,僅屬於自己的舞台,還有什麼表演藝術家能比自己這種即興表演更加考驗舞台的應變力呢?
好像也沒什麼應變力,隻不過是單方麵的自己在吵架的過程中分心看看別人的反應罷了。
可是今天有點不太一樣,四個人在這坐了一天了,王慶林想破了頭也沒想明白這幾個人要幹嘛,而且剛剛王慶林也跟媳婦吵過一次大的,超過十句話的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