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快馬疾馳而過,整條街頓時塵土飛揚。
這裏是湛陽,再往北就是北蠻,是南陽與北蠻接壤的最後一個縣城。
兩邊是險峻高聳的大山連成一片保護著這個搖籃裏的巨嬰——南陽。
湛陽的軍事意義一眼了然,這是北蠻入侵南陽所要經過的必要關口——丟了湛陽,就等於丟了半個南陽。
所以從古至今湛陽都做為這個巨嬰重要的防守武器去培養,重兵駐紮在這個隻有三千人口的小城市。築城牆,修工事,將湛陽裏裏外外圍的水泄不通,隻剩下兩個城門,一個通向北蠻一個通向南方南陽。一個城門倒是修整的大氣恢宏,顯的是南陽氣度不俗,可惜這頭門它不是向外而是向內。
向外的那頭是巴掌大小,倒分了忒多兵來守護,內外深嚴,非有要事者不得踏入半步。日夜都有重兵把守,湛陽的守軍自成一體,而這頭門的守軍更是其中的精簡體。
門兩邊暗哨機關無數,城牆上弓弩林列,門外騎兵來回巡視,南陽派五萬精兵駐紮在這小小的湛陽,其中有兩萬軍守此門。可謂是機關算盡,極南陽軍兵之最於此。
這端的一口好城門啊!防著北蠻的春秋大計,護著南陽的深閨春夢。其任務之重之艱險之不易,實在是了不起。
可就這算盡了機關的湛陽門也沒有萬無一失的時候。
嘉靖二年,年幼的新皇剛剛登基,北蠻便趁中原虛弱,大肆興兵攻打南陽,第一關便是這湛陽城。
當時守城的大將叫應仁盡,是個不折不扣的偽君子,雖說是虛偽無恥之流,但他的武藝高強,還是個飽讀詩書之輩,不然也不能夠勝任湛陽守軍將領這個極其重要的職位。
在北蠻連攻湛陽五天無果之後,這位守軍大人做出了一件極具曆史意義的事——開門,縱狼入室。
這位守軍大人在充滿誘惑的條件麵前將自己的底線堅守了整整五天之後,終於急不可耐的接受了北蠻的賄賂,在夜裏領著兩百名守軍給北蠻開了門。
堅持了五天之久,這五天應仁盡對自己和南陽王朝賦予的使命可算是仁至義盡了,不過這位大人最後的命運很富有戲劇性——北蠻覺得這種小人留著沒用,禍患倒是挺大,於是他們沒像南陽王朝那樣看到他那些閃閃發光的能力就委以重任,而是把他殺了。
北蠻攻占湛陽的消息很快傳到了京城,傳到了百姓、大臣、國戚王公,很快也傳到了皇帝的耳朵裏。
頓時朝堂上下罵聲一片,那已經仁至義盡的應仁盡被那些忠心耿耿文采飛揚的大臣們上至祖宗十八代全都罵了一遍,狗血噴頭啊,隻是恨應仁盡聽不見。
這些大臣罵完了應仁盡轉眼便找皇上以表忠心,總要說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類的話,一副大英雄氣概,有隨時準備赴死的氣節。
而最不安的當屬南陽皇帝了,剛登基兩年不到邊關就出事,金枝玉葉的生活唇亡齒寒,換誰都不能心安。
國之將亡啊!
但在這樣危急關頭總是有一個文才出眾的人站出來,根據時事仔細分析,做一些戰略部署,以求能夠挽回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