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正午,刺目的陽光籠罩著一望無際的荒原,空中偶有雄鷹展翅飛過,銳利的目光注視著大地上發生的一切。
李繼自從與須卜當在邊境處拱手分別,須卜當顯得頗為不舍,臨行前交給李繼一麵金牌,囑咐李繼日後若來塞北,持此金牌可在匈奴右地暢通無阻。李繼稱謝收下,本想與須卜當詢問左賢王部落的動向,想了想還是沒有開口,隻是催動人馬,向雁門關方向前進。
此次歸漢,須卜居次雲帶了六名匈奴侍女隨側侍奉,另外還有五十名精壯的草原騎兵押送著十輛大車。其中兩輛車上載著十八名美貌的歌姬,都是草原各部精挑細選的美女,一個個眼波流轉、盡顯妖嬈嫵媚之情;另外幾輛車上滿載著珍稀毛皮、獸角、香料等名貴特產,都是匈奴大單於送給漢朝天子的禮物。
五百羽林騎列隊在四周保護前行,仍是天子儀仗規格。須卜居次雲已經坐進了漢成帝賜下的六泗之車,駕車的馭手依然是那名腰懸葫蘆的老卒,老卒身邊還是放著那個長條木匣。前導仍是鼓樂二車當先,前方十八名騎士分成兩列護駕。昨日須卜居次雲車前所騎白馬此刻由丌官梅騎乘,走在須卜居次雲車旁,丌官梅依舊表情冷漠,白衣狐裘,隻是背後斜背了一口古樸的長劍,劍鞘青銅材質,上麵雕刻的花紋繁複,劍柄竟是黑黝黝的陰沉木製成,雙麵刻有八個無人能識的上古篆字。整柄劍古意盎然,一望可知必非凡品。李繼樊成二人全身戎裝,並馬而行,走在隊列之前。
車駕在朔州歇駕一夜,次日複又前行,日落之前,已經離雁門關隻有二百餘裏。雖然一路無事,李繼的心頭卻愈發沉重,眉宇間也隱現憂色。
這時,隨軍向導官來報,已按既定路線來到兩狼山北麓,請示李繼是否要連夜過山。一路行來所見的莽莽草原戈壁到此戛然而止,前方山巒起伏,其中兩座高山異軍突起,高聳於群山之中,顯得格外卓爾不群。此地名叫大峪口,兩山山形如狼,一座叫做大狼山,一座叫做二狼山,翠峰對峙,兩山夾一溝,形同天然走廊,兩山之間隻有一條山路可供通行,故此又將此地俗稱為兩狼山。
李繼來時曾從此地路過,當時仔細勘察過地形。此地一入山口,道路狹窄,易守難攻,騎兵在穀中不得施展,正是埋伏的絕好地點。
此時聞報,李繼微一躊躇,打量天色。隻見殘陽如血,籠罩大地,讓周圍的原野泛起一層暗紅色。遠處的兩狼山挺拔險峻,夕陽照耀下,投下了巨大的陰影蓋住了峽穀中的路徑,宛如兩隻野獸正在靜靜等待時機,擇人而噬。
李繼向身後打了個手勢,下令車駕暫停,低聲囑咐身旁樊成帶十名斥候往前方先行查看。自己則翻身下馬,來到須卜居次雲的馬車前,衝馬車行了君臣之禮,抱拳說道:“啟稟公主,天色已晚,前麵山路崎嶇,此處地勢開闊,背風鄰水,末將建議今晚便在此地紮營,明日動身進山,不知公主意下如何?”
車內侍女將六泗豪車的車簾緩緩卷起。車內須卜居次雲已換上漢裝,一襲上等蜀錦製成的玄色曲裾深衣,金色團花圖案,腦後梳了一個垂雲髻,如烏雲低垂,用一根玉簪別住,耳戴金環。身上更無多餘裝飾,原本英挺秀麗的容顏再配上簡潔華貴的漢裝,平添了幾分端莊高貴的氣質。
須卜居次雲緩步走下車來,柔聲說道:“行路途中又不是廟堂之上,將軍不必如此多禮,況且將軍已經與外子是結義兄弟,按漢俗你我乃叔嫂之份,日後若非公事之地,你叫我嫂嫂便是。已入漢境,我人地生疏,行軍安排全憑叔叔做主。”
李繼躬身應道:“遵命,隻是依禮長嫂如母,孔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雖是俗禮,卻萬不可廢。請嫂嫂休息,我這就去傳令紮營。”
須卜居次雲見他仍是拘謹,也不以為意,微微一笑,還了一禮,然後隨侍女去挑選紮帳之地。
李繼傳下號令,羽林騎就地紮營休息,隻是務必保持警戒,人不可卸甲,馬不能離鞍。眾軍士聞令而動,片刻間已選擇背風處將營帳紮好,李繼又親自巡查各處,確保萬無一失。
這是,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一名精幹斥候從遠處飛馬而回,神色略顯慌張,奔到李繼身前滾鞍下馬,打量一下四周見並無外人,這才叉手施禮低聲道:“稟將軍,山口外有一僧人攔路,不知是敵是友,樊將軍與幾個弟兄正在與他對峙,命我回來告知將軍,此人異常棘手,請將軍定奪。”
李繼心頭一凜,頓時想起劉歆所說樓蘭國師伽印,略一思索,帶了五十名騎士上馬向山口方向疾馳而去。
來到山口處,隻見樊成滿頭大汗,正愣愣的站在當場,其餘斥候也是神情古怪,呆呆的望著山口方向出神。山穀入口處極為狹窄,隻有數丈寬。前方有一老僧盤膝閉目,疊跏趺座,雙手置於身前結了一個金剛印。老僧瘦骨嶙峋,須眉皆白,卻是高鼻深目,顯然不是中原人氏。身上僧衣鶉衣百結,打滿了大大小小的補丁,卻極是幹淨整潔。此刻端端正正坐在峽穀入口處,也不抬頭,口中喃喃念誦經文。
李繼快步走到樊成身邊,問道:“怎麼回事?”
樊成神情極為尷尬,說道:“邪門的很,這僧人好深厚的功力,他堵住山口,我等客氣問他,他也不答話。我們向前行至他身前兩丈左右便再難前進一步,仿佛有一堵牆擋住。我運功相抗,卻是一股股反震的力道傳來,反而退的更遠。”
李繼點點頭,隨後示意樊成等人不要輕舉妄動,自己舉步向前,行至那老僧身前兩丈,果然感到一股柔和的力量傳來,力量雖不剛猛,卻是仿佛如影隨形,便似一堵無形的氣牆擋住去路,令人無法前進。李繼倏地雙眉一挑,雙目中神光湛湛,暗運家傳心法“破陣訣”,雙掌齊出,向那堵無形氣牆按去。
李家心法“破陣訣”,乃是一代天驕李廣所創,勁力一起便如千軍陷陣,一往無前,剛猛雄渾,霸道無匹。李繼自三歲起便開始練習,無論春秋寒暑,每日勤練不輟。他本就極有天賦,又苦練二十餘載,已隱有大成之兆,此刻雖是試探,隻用了五分力道,卻也非同小可。
千軍鑿陣,勢若奔雷,擋者披靡,無堅不摧!
隻聽“砰”的一聲悶響後,擊向氣牆的雙掌似乎陷了進去,隨即一股大力瞬間傳來,破陣訣的力道竟似被原封不動反震回來。雖有適才樊成提醒,李繼仍是有些促不提防,深吸一口氣,腹部塌陷,身形接力向後飄去,雙掌連消帶打,又原地轉了一圈,這才略顯狼狽的化解了這反噬之力。
李繼麵色微紅,胸膛起伏,額頭隱隱有汗珠滲出。向那老僧抱拳施禮道:“在下李繼,敢問大和尚為何施展神通,擋住我等入山之路。”
老僧聞言,霍然睜眼,雖然老態龍鍾,瘦骨嶙峋,卻是目光如電,凝注在李繼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