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攜書(1 / 2)

鴻蒙過後,天地分為四大洲。

四洲素來不太平。自從盤古開天地,有了人類,爭搶不斷,為利紛爭,鬧得四洲都不太平。人事紛紛擾擾,掀起神魔大戰,分化出陰陽三界。

東洲,有個東萊國,有二人走在官道上。他們曾從魔界幻化下界,名叫元遝、元希,封為國師。元遝懷揣魔書,元希藏著鬼記,有三十六天罡星記載,有七十二地煞星亂道之說。

遙山疊翠,遠木澄清。奇花綻錦繡鋪林,嫩柳舞金絲拂地。風和日暖,時過數道山峰;路直沙平,夜宿村野街頭。道佛羅刹皆經過,駿馬驅馳陌路中。

元遝和元希曾從東萊國國都出來,一路隨從相隨,捧著《魔書》、《鬼記》,走在官道上,不止一日,來到江南之地。

地方大小官吏出得衙門恭迎,隨即差人到東華山伏魔道觀住持道士,準備應詔。

次日,眾官吏送二位國師到東華山下。隻見那伏魔觀許多道眾,鳴鍾擊鼓,香花燈燭,幢幡寶蓋,一派仙樂氣象,都下山來迎接國師,直至伏魔道觀山門前,進得觀中。二位國師看那伏魔觀,就象一座磅礴輝煌的宮殿。

青鬆屈曲,翠柏陰森。門懸敕額金書,戶列靈符玉篆。虛皇壇畔,依稀垂柳名花;煉藥爐邊,掩映蒼鬆老檜。

左壁廂房位列天丁力士,參隨大乙真君;右壁下玉女金童,簇捧紫微大帝。披發仗劍,北方真武踏龜蛇;權履頂冠,南極仙翁伏龍虎。

前排有二十八宿星君,後列曆代天子。階砌下流水語謾,牆院後好山環繞。鶴生丹頂,龜長綠毛。樹梢頭獻果蒼猿,莎草內銜芝白鹿。

伏魔觀上嗚金鍾,道士虛步;四聖堂前敲玉磐,真人禮鬥,獻香台砌,彩霞光射碧琉璃;召將瑤壇,赤日影搖紅瑪淄。

當下有那住持真人,道童一行人,前迎後引,接至伏魔觀中,請將《魔書》、《鬼記》居中放置。國師點點問著真人。

“鴻蒙道祖在觀中嗎?”

住持真人向前稟告。

“鴻蒙道祖,熟知周天之事,性好清高,倦於迎送,自在東華山頂,蓋一草廬,在修真養性呢?他不在觀中。”

國師點點言道:“眼下國王宣他,如何不見?”

住持真人說:“如今《魔書》、《鬼記》已供在殿上,貧道等不敢開卷翻閱。就請二位國師到貧道處獻茶,再說好嗎?”

當時《魔書》、《鬼記》供養在伏魔觀大殿之上,與眾官都到住持真人處。二位國師居中坐下,道童獻茶,捧來水果、食餅。過後齋供。

齋罷,國師點點再問真人。

“既然鴻蒙道祖在山上草廬中,何不叫人將他請下來相見,就可以翻閱那《魔書》、《鬼記》了。”

住持真人說:“鴻蒙道祖雖在山上,道行法術非常,能夠騰雲駕霧,形跡飄忽不定。貧道也難得見到,又怎麼教人去請得來呢?”

元遝說:“真人,如何才能見到鴻蒙道祖,如今天下橫行,爭戰不休,黎民受苦。當今陛下特遣下官,特奉些二書,親奉尤香,來請天師,要做三千六百分羅天大醮,以禳天災,救濟萬民。不見天師,怎麼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