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撈鼎(1 / 2)

北風淩冽,烏雲沉沉,沿著河堤上的官道,數列長長的行伍艱難地前行。待行伍由遠及近,隻見一行人身著藍縷,有的衣不裹身,有的光著腳板,畏畏縮縮地行走在砂石官道上。這群人看起來蓬頭垢麵,精疲力竭,在監兵的嗬斥和棍棒抽打下,邁著沉重的步子,不知去向,隻能一步一步往前行進。

行伍中有一人身形精瘦,雖已數日未食,但仍舊神采奕奕,他轉身與身後之人竊竊私語:“吳老弟,你看這次皇帝老兒從咱們故楚之地征調兩百多口漁民船夫作甚?”

身後的吳姓壯年聽完沉默了片刻,搖搖頭道:“陳大哥,我也想不通,咱們一路北上行了半月有餘,不知哪處才是盡頭。”說完抬頭看看天,又縮了縮脖子道:“這賊老天凍的要死,一路上掉隊的說少也得五六十人。”

陳姓男子接著道:“三年前官府征召童男童女,咱們那裏做水上營生的好手隨行了幾個,可終不見回來。這次又來抽調會水善泅的,不知這批能有幾人終可歸鄉。”說完歎了歎氣,裹緊衣袖,沉默前行。

行了五六日,天氣愈加寒冷,一隊騎馬兵士遠遠迎了過來,打頭的一名小尉高聲喊到:“前方十裏,即到泗水,爾等完成貴人之令,就可領賞歸鄉,大家加快腳步,泗水行營已備好熱湯熱食,待大家酒足飯飽,為貴人效力。”疲憊不堪的隊伍頓時傳來呼叫:“速去,速去!”

半個時辰過去,前方河岸上的駐紮的行營逐漸曆目,之間旌旗招展,數不盡的兵甲行行有序,行營的中央駐立著一座豪華的步攆,步攆圍裹著厚厚的氈布,裏麵竟冒出絲絲熱氣。步攆裏的主座上有一人頭戴冠冕,身著玄服,看起來身型魁梧,神情威嚴。

隻見那人若有所思地端起酒樽,接著看向左下方的人,說道:“李相,依你之見,明日可否尋得寶物?”

下首之人站起作揖道:“皇上,那寶物雖無明文記載,但現已找到有文獻旁證,當年楚莊王聰明絕頂,春秋稱霸,即便那寶物象征國柄,問鼎輕重恐非本意,想來應是另有所圖。且故武烈王,天生神勇力扛千斤,如何扛不起那三四百斤銅鼎?何至因力所不逮,舉鼎絕臏流血而亡?另據皇室密錄記載,武烈王臨終之時一直念叨長生久視,定是他有所發現,臨終不甘。”

這人乃是秦相李斯,這次隨皇帝巡遊,侍奉左右。

“長生久視?自三皇五帝以來,朕未曾見過長生之人。朕之前下召征長生仙人,應者寥寥,個別長壽者也不到百歲。”秦皇的情緒有些失落。

李斯回道:“吾皇所行霸道,遠超王道,自年幼登級,距今不過三十年,便鯨吞六國,一統宇內,是以功高三皇德蓋五帝,長生久視,三皇五帝不可得,陛下可得。臣翻閱的典籍浩如煙海,最終都驗證那寶物就是沉在帳外那泗水河道中,待明日這些善水者潛水打撈,定有所獲。”說罷,李斯舉起樽中酒,對著上首皇帝敬了一敬,便一飲而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