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德媳婦,你怎麼不做了?”杜十奶奶試探地問。
“我一個女人家,拋頭露麵的不好,再說,家裏事兒也太多了,走不開。”
杜十奶奶想到了豐娘那一大群雞,還有十幾頭豬,比去年活兒是多了些,可今年不做門簾啊,怎的就忙得脫不開身呢?她大概想歪了,認為豐娘手頭有活錢,不願意那麼辛苦。
“仲德媳婦,你要是把那本事教給了德榮,我們賺了錢,分你一半。”
“不用,不用了,咱們是一家人,德榮兄弟有錢賺,我也高興。隻要我們有個萬一,十嬸兒肯幫忙就成呢。”
杜十奶奶聽懂了,豐娘把這手藝教給兒子,唯一的要求,就是她有麻煩,自己得幫著。
“仲德媳婦你放心,就是你沒教德榮什麼,你這邊有事兒,老嬸子也不會袖手旁觀。”杜十奶奶不是話說得漂亮,事實上,她平時為人也的確是這樣的。
“十嬸兒的好,豐娘記在心裏呢,豐娘也沒別的能耐,若是德榮兄弟能看上我這個三腳貓本事,你就讓他來學吧。”
杜十奶奶特別高興,臉上的皺紋就跟那層層綻開的菊花瓣,眼神別提多歡喜了。
第二天,王力剛便開始殺豬,杜德榮過來幫忙,兩人商量好價錢,殺豬的下水都歸杜德榮。
殺豬菜雖然隻是一道菜,但裏麵用到豬血腸、豬頭肉、豬大腸、豬肚子等,這些的清洗鹵製,豐娘傾囊以授,杜德榮學了一個月,做出的味道才和豐娘的一般無二,這時候都進了臘月了。
豐娘做出第一鍋殺豬菜,就端了一盆送到了老杜大院。這個社會就是這樣,丁氏偏心,雖然村裏人都看不慣,但豐娘真的不給丁氏送,依然會讓人指責不孝。
不就是一盆菜嘛,送就送了,爹爹是秀才,不能傳出壞名聲,這是燕然的想法,她沒想到娘親做這些,還有別的意思。
就算不賣殺豬菜,也不做點心了,臘月裏豐娘依舊忙——家庭主婦,沒有這個點兒不忙的,一家大小的衣服鞋子都得做,還得備點年貨,這還罷了,偏偏有人湊熱鬧,竟然來了三個門簾。
門簾已經繡好了,隻讓豐娘打絡子綴上木珠,連珠子帶工錢,每個能掙一百二十文,豐娘日夜趕工,用了七天時間交了活,眼看著小年都快到了。
冬季母雞都歇下了,沒有賣雞蛋的收入,蠶房那邊為了趕工,地上的方磚都是賒欠的,磚窯的人見兩月都未付賬,來催促。
豐娘剛好出手了一批公雞,正和雞販子交割,討債的人就站在一邊等著。
雞販子拉著一牛車的雞走了,豐娘一臉歉意的把剛收到的錢給了磚窯的人:“對不起,不是故意不給你的,真的是一時轉不開,那邊房子又想在上凍之前完工。”
能收到錢,不白跑一趟,磚窯的人已經非常滿意了,見豐娘這樣一幅愧疚摸樣,反而安慰道:“誰都有不湊手的時候,我這也是沒法子,年節要到了,燒窯的倒磚的,都得付工錢,人家也辛勞一年了,一大家子的嘴等著吃喝呢。”
“真是不好意思,你點點,剛剛夠你的。”
豐娘手裏就剩五百錢,磚窯的人暗暗舒口氣,他隻要能把自己的錢收回來就好。
到了臘月二十五,王力剛一天就殺了兩頭豬,那麼多的下水,靠杜德榮賣殺豬菜根本用不完,豐娘帶著林大娘一家,把那些都處理了,鹵了好大一鍋。
林大娘期期艾艾地問豐娘:“這麼多,不會都留下自己吃吧?”